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退休不退岗 温暖邻里心
![]() |
王贵川(左)入户中。 |
本报记者 刘昶 通讯员 龙飞
【人物名片】
王贵川:宣化区皇城街道桥北社区退休人员
“王姐,又忙上了?”“嗯,和咱们社区的入户。”“姨,出去遛弯呀?”“妹子,为了小区居住环境更好,咱自觉把电动车摆放好,小区看得也整齐。”……
2月25日,居住在温馨小区的王贵川与皇城街道桥北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前往居民家中,宣传灵活就业医保缴费明白纸。一路上,不管见到谁,王贵川都能很快叫出名字并热情地寒暄一阵。用她的话来说,这个小区大部分居民她不仅认识,还都入过户。
今年57岁的王贵川,原是宣化区皇城街道桥北社区一名工作人员。上班时,热心肠的她闲不住,时常走到居民当中。退休后,闲暇时间多了,继续发挥余热,做好居民“知心人”。居住在温馨小区,她对小区内340多户常住、1100多名居民情况了然于心。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第一时间都会来找“王姐”。小区内,有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王贵川来帮忙;有居民对惠民政策不太了解,王贵川来讲解;总有陌生人拿着工具走进小区贴小广告,王贵川来监督;小区内有居民电动车没有摆放整齐,王贵川来摆放……她用实际行动换来了居民的认可,成为大家心中的“贴心人”、交口称赞的“王姐”。
十多年的社区工作经历,让王贵川有一双善于发现“丑”的眼睛。每天在小区遛弯,或与他人闲聊时,她总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问题。遇到废弃家具、家电等大件垃圾时,她会立即存放到社区大件垃圾暂存处,协调压缩车前来拉运;对私堆乱放及遛狗不牵绳等不文明行为及时劝导;面对冲突矛盾她总是冲在前,细心倾听诉求……为此也闹过“乌龙”事件,一次王贵川发现两个陌生人出现在小区,并往来于各个单元楼,以为两人是来贴小广告的,就上前阻拦,经过询问才知两人是帮扶单位工作人员。她,用“辛苦指数”换来居民的“幸福指数”,以实际行动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到小区环境维护中。
王贵川不光对居民信息、小区大事小情“灵通”,对社区各项业务政策,也是张嘴就来,成为政策宣传“小灵通”。生活中,王贵川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向居民发放文明城市宣传页、文明养犬倡议书等宣传资料,倡导居民养成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文明养犬等良好生活方式,让文明风尚深入人心。“平常居民来咨询事儿,只要王姐在身边,她都热情帮忙解答。”桥北社区工作人员贾冀伟说道,“遇到一些需要上传下达的事,交给王姐绝对放心。”
“平常跟小区居民邻里间聊聊天、拉家常,增进增进感情,别人遇到问题,我能帮着解决了,感觉很有成就感,心里也高兴,每天过得很充实。”王贵川常说,“人心换人心,我为别人做的点滴事,大家都记得!”正如王贵川所说,居民的事儿再小也刻不容缓,扑下身子认真干,把小区当作自家来爱护,将居民当家人来相处,就会觉得所做的一切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