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开学季遇上流感高发季,如何守护孩子健康?

医生提示:学校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张家口日报 02版要闻 2025年02月27日

本报讯(记者 陈嘉 通讯员 屈海洋)寒假结束,学生们重返校园。与此同时,冬春交替气温变化大,人体免疫力下降,易感染流感病毒。如何加强预防,科学应对?市第一医院儿一科副主任吴迎爽提醒,学校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教室清洁和消毒;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季节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

吴迎爽介绍,流感多为急性起病,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40℃,可有畏寒、寒战等症状,常有咳嗽(多为干咳),流清水样涕或黏涕,咽痛,多伴有头痛、肌肉酸痛、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大多数无并发症的流感患者症状3-7天缓解,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故提醒流感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流感一般是轻症,但如持续高热或起病2-3天后体温逐渐升高,同时出现气促、喘息、发绀、呼吸困难、呕吐、腹泻、意识障碍、惊厥、急性肌肉疼痛、茶色尿、耳痛、听力下降等表现,考虑重症流感,应积极就医。

吴迎爽提醒,如果孩子得了流感,5岁以上健康的轻型流感儿童多可自行康复,建议居家休息,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感染他人;多休息、适当多喝水;治疗发热等其他症状;如症状加重,需及时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及就医。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儿应在发病48小时内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如何帮助孩子预防流感?吴迎爽表示,学校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教室的清洁和消毒,尤其是桌椅、门把手等高频接触区域。同时,学校应鼓励学生课间进行户外活动,避免长时间待在密闭的教室内。对于学生个人,应采取日常防护措施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引导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口鼻;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尽量避免与流感样病例近距离接触;在流感流行季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建议幼儿园、学校适龄儿童积极接种流感疫苗。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学,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如发现病情进行性加重,应尽快就医,患者及陪护人员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