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筑牢安全防火墙

“硬核”科技“亮相”防火一线

我市着力打造“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

张家口日报 02版要闻 2025年02月27日

本报记者 赵彩芬 通讯员 高诚

走进万全区林业和草原局防火视频监控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整面墙的大屏幕,随着镜头拉近、推远、切换,一个个视频画面实时呈现出每个防火点位的情况。

“这些监控探头对热源、烟雾非常敏感,能够及时发现并预警提示,从而实现对火情早发现、早处置。”该局防火中心副主任乔飞介绍,无论是旷野全貌,还是村庄局部,在监控室里都能清晰分辨。

近年来,我市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不断提升科技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发挥“森林眼”的作用,时刻守护着森林草原;跨部门、跨区域的合作不断形成技术合力,确保森林草原安全。

这些“千里眼”是如何“练成”的?这还得从它强大的科技化、智能化说起。乔飞告诉记者,这些监控探头不仅可以远近切换,还可以实现螺旋式抓拍,可视范围能达3至5公里,并通过热成像技术自动感应温度较高区域,一旦发现着火点便可第一时间“告知”防火中心,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视频可及时获取火情位置,从而通知所在乡镇到现场进行处置。

“得益于科技赋能,不仅能及时发现火情隐患,还可大大提升处置效率,尤其在每年的防火关键期,这一优势尤为重要。”乔飞说。

“巡林的日子里,我一般一大早就骑上摩托车出发,冬春季重点防火期内,更要每天对山林进行巡查,有了视频监控和无人机等先进设备,我们一定能守护好这片森林。”日前,赤城县黑龙山林场护林员李正广告诉记者,巡林过程中,他会提醒村民和游客,进了山千万别抽烟,这里有远程监控,人们的活动都能看清楚,监控塔上的高清摄像头能看几公里远呢!听他这么一说,村民和游客都会自觉做好防火工作。

截至目前,我市建成视频监控点位989个,通过卫星监测、视频监控开展监测预警,对重点区域实时监控,发现火情及时报告、及时处置,逐步建立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森林“防火墙”,切实保障全市森林草原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下,草原火灾受害率控制在2‰以下。

高效防火,还需要多部门、多区域在观测预测方面密切合作。今年1月10日,市政府组织全市林草、公安部门召开了全市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从责任落实、火源管控、隐患排查等9个方面进一步强化防火各项工作措施。全市建立了森林草原防火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市林草局与市公安局一直在业务、技术、数据等方面保持着密切联系。

区域合作也在不断加强。1月15日,环北京和重点部位森林草原防火联防联控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继续发扬联防协作精神,推动环京联防区、环重点部位联防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实现新跨越、新发展,共同维护好北京周边及重点部位森林草原资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