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关于张家口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5年1月21日在张家口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张家口日报 06版要闻 2025年02月19日

张家口市财政局局长 张树峰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和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领导下,认真执行市人大各项决议,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着力提高保障能力、推进重大战略、优化营商环境、增进民生福祉、防范系统风险、纵深推进改革,争一流、当冠军,较好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交好本地发展优异答卷提供有力保障。

一、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市及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完成情况。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8.86亿元,为年初预算的99.72%,同比增长4.71%。其中,市本级完成55.78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00.61%,同比增长20.19%。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5.59亿元,为调整预算77.65%,同比下降4.1%。其中,市本级支出148.56亿元,为调整预算的73.02%,同比增长2.29%。

2.政府性基金预算完成情况。2024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27.42亿元,为调整预算的74.51%,同比下降3.43%。其中,市本级收入完成60.23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11.68%,同比增长15.71%。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52.22亿元,为调整预算的70.1%,同比下降4.05%。其中,市本级支出43.02亿元,为调整预算的63.35%,同比增长32.89%。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完成情况。2024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326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303.81%。其中,市本级收入完成105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2.83%。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37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6.26%。其中,市本级支出24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5.14%。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完成情况。2024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53.93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4.6%。其中,市本级收入完成84.07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4.17%。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46.11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7.12%。其中,市本级支出79.43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5.81%。

(二)全市和市本级政府债务情况

1.政府债务余额情况。截至2024年末,全市政府债务余额1547.17亿元。按级次划分:市本级(含经开区、察北管理区、塞北管理区)政府债务余额519.06亿元,市管区521.38亿元,省管县506.73亿元;按类型划分:一般债务550.21亿元,专项债务996.96亿元;按类别划分:政府债券余额1542.67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的存量债务余额4.5亿元。

2.政府债券发行及使用情况。2024年,省财政厅下达全市政府债券281.93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37.12亿元;新增专项债券152.07亿元,主要用于置换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及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重点保障了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及保障性安居工程等154个项目;再融资债券92.74亿元,用于偿还到期债券本金、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和置换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下达市本级政府债券91.53亿元,其中新增债券48.19亿元,再融资债券43.34亿元。

3.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情况。2024年全市政府债券还本付息共计111.82亿元,其中:通过申请再融资债券偿还62.7亿元,财政资金偿还49.12亿元。市本级克服资金调度紧张的困难,积极筹措资金保证了市本级及市管区还本付息资金按时缴纳,未发生债务逾期等风险事件。

(三)落实市人大决议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2024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严格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要求,以“大财政”理念推动财政转型,以“系统性”视野盘活各类资源,以“一盘棋”思想保障运行安全,妥善处理财力规模与支出需求不匹配的财政核心矛盾,防范化解衍生的系列风险,全力以赴优收支、激活力、保大事、惠民生、强改革、守底线,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1.有效增强财政保障能力。财政收入实现新增长。推动政府公共数据资源资产化交易、行政事业性资产盘活实现收入7.23亿元,推进林下经济项目,开发新能源指标,有效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8.86亿元,同比增长4.71%,排全省各设区市第2位。支出保障取得新成效。大幅压减年初一般性支出预算,运转支出在年度执行中再压减1.42亿元,集中财力办大事。健全支出分类督导机制,推动资金尽早使用见效。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65.59亿元,保障重点任务深入推进。争取支持获得新进展。争取超长期国债31.76亿元,保障“两重”“两新”项目推进。争取新增政府债券189.19亿元,位列全省第四;争取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26.95亿元,位列全省第一。争取增发国债项目资金62.36亿元,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等六大领域项目建设,筑牢人民群众安全防线。

2.支持大事要事纵深推进。推进“首都两区”建设。筹措资金2.87亿元,支持水土保持、旱作雨养等水源涵养项目推进,推动河流淖泊长治久清。统筹资金17.44亿元,保障林业、草原、山地、大气等生态领域修复和项目建设,保障绿色屏障底色更浓。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积极筹措衔接资金36.94亿元,督促加快支出,各节点序时进度均达到考核要求。统筹资金17.78亿元,支持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推进,落实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任务推进,促进现代农业扩模提质、农村环境不断改善、脱贫成果巩固拓展。保障防灾水平提升。争取增发国债、超长期国债等各类资金44.47亿元,支持乌拉哈达水利枢纽工程全面拉开序幕。统筹资金3.73亿元,支持洪灾防治、人工影响天气等项目建设,全面增强灾害防范能力。筹措资金6749.9万元,支持应急、消防及燃气领域安全工作有序开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障惠企政策落实。推进5批次48条惠企政策录入“免申即享”系统,兑付资金435.5万元,企业及时享受政策红利。争取资金3.77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消费32.01亿元。统筹资金5615.34万元,支持市县科技创新等项目实施,推动全市新兴产业聚链成群、县域经济竞相勃发。优化政采营商环境。协同推进京张同事同标、“双盲”评审和异地评标,推动政采项目合同签订提前法定时限17日,刚性落实预留份额、价格扣除等政策,政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发挥财金联动效能。拨付市级配套资金2249万元,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保险补贴政策落实。统筹资金571.78万元,引导推动银行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4笔1.56亿元,带动就业1187人。

4.推动民生事业不断发展。推动教文体事业发展。统筹资金21.44亿元,保障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支持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等教育项目推进,促进新闻媒体运营等宣传文化事业发展,教文体旅融合共进。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统筹资金32.23亿元,落实城乡居民医疗救助财政补助政策,适当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支持公立医院改革投入到位,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落实社会保障政策。统筹资金32.58亿元,支持退休人员待遇福利按时足额发放,分层分类精准救助困难群众,落实退役军人和残疾人各项补助待遇,社会保障坚强有力。民生工程落地见效。统筹资金22.41亿元,落实交通运营补贴,支持城乡交通基础设施、老旧小区改造、县区养老、稳岗就业等各项任务推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活条件。

5.筑牢财政领域风险底线。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全市累计支出“三保”经费260.89亿元,未发生“三保”支出风险事件。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及时足额缴纳政府债券还本付息费用111.82亿元,未发生债务逾期等风险事件。推进专项债券项目收益归集3.06亿元,实现政府债务“借用管还”良性循环。强化国库资金管理。加强财政暂付款管控,超额完成消化任务,受到省财政厅充分肯定。落实集中支付“银行垫付、日终清零”规定,督导县区加强管理、规范操作,确保资金规范、安全、高效运行。

6.财政管理水平稳步提升。财政改革细化深化。制定进一步推进市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方案,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市县收入划分改革等五方面对改革提出要求、制定措施,推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绩效管理精准高效。对新增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压减资金3738万元。开展项目绩效自评、财政核查和重点绩效评价,合理有效压减支出,切实提升资金效能。服务能力不断强化。保障1.4万名考生顺利参加会计资格考试。投资评审审减资金5.63亿元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受到省财政厅通报表扬。财会监督持续发力。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代理记账专项整治,持续抓好问题整改,规范资金管理。

二、2025年预算安排情况

2025年市本级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张家口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发展后奥运经济为牵引,以建成“首都两区”为支撑,以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为抓手,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兜牢“三保”底线,防范化解风险,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贡献财政力量。

(一)2025年全市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结合全国经济形势以及我市各类收入增减因素,并综合考虑2025年市县两级“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需求,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194.52亿元,同比增长3%;加上上级税收返还、提前下达转移支付、调入资金、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480.74亿元,收入总计675.26亿元。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642.74亿元,上解上级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32.52亿元,支出总计675.26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72.9亿元,上级补助、上年结余、调入资金106.94亿元,收入总计279.84亿元。支出安排192.93亿元,调出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86.91亿元,支出总计279.84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42亿元,上年结转0.13亿元,上级提前下达转移支付0.17亿元,收入总计4.72亿元;支出安排0.48亿元,调出资金4.24亿元,支出总计4.72亿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62.54亿元;支出安排152.55亿元,年终新增结余9.99亿元,支出总计162.54亿元。

以上收支计划由市本级代编,待县区预算草案经同级人大批准后,将及时汇总,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二)2025年市本级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33.25亿元,主要包括:市本级收入59.13亿元(税收收入31.6亿元、非税收入27.53亿元),税收返还收入16.09亿元,省级一般性转移支付107.58亿元,省级专项转移支付4.93亿元,县区上解收入14.43亿元,调入资金22.71亿元,再融资债券收入8.38亿元。

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233.25亿元,主要包括:市本级支出安排163.79亿元(市本级财力安排支出116.12亿元、上级提前下达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44.39亿元、专项转移支付支出3.28亿元),上解省支出2.22亿元,补助市辖区57.91亿元,一般债券还本支出9.33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90.75亿元,主要包括:市本级收入53.96亿元,上级提前下达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5.28亿元,再融资债券收入21.51亿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90.75亿元,主要包括:市本级支出安排23.53亿元,对下补助支出43亿元,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24.22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4340万元,主要包括:市本级收入1101万元,上年结转1792万元,上级提前下达1447万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支出4340万元,主要包括:市本级支出安排2560万元,下达县区补助资金1449万元,调出资金331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包括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共三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88.1亿元;市本级支出安排82.66亿元,年终新增结余5.44亿元,支出总计88.1亿元。

(三)市本级重点支出安排情况

2025年预算编制中,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按照民生政策应保尽保、人员经费足额保障、重点项目优先安排的原则,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强化财政资源统筹,确保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2025年市本级重点支出预算安排如下:

1.强化民生保障,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安排4.18亿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重点用于落实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以及残疾人、困难群体的救助等工作;安排资金8.01亿元,支持主城区供热、燃气老旧管网改造以及水源地配套设施及管线改造;安排资金5.66亿元,保障义务教育免学费、助学金等惠民教育政策落实。

2.加强生态治理,助力“首都两区”建设。统筹资金6.71亿元,支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等项目;安排资金1.11亿元,用于官厅水库周边水系生态治理工程、洋河水库生态修复,以及森林草原等养护保护工作,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3.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统筹整合资金6.99亿元,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争取4.39亿元,保障农村综合改革、灌区节水综合改造工程等项目;安排资金0.45亿元,用于保障村级基层组织运转、驻村帮扶、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事项,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4.紧抓冬奥优势,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统筹资金1.4亿元,用于推动文体旅等各领域事业发展,以及保障各类文化场馆运营、体育赛事经费、冬奥城市运行服务项目;安排财政资金1.9亿元,用于冬奥会三线一场等P P P项目等,持续发挥冬奥基础设施优势。

5.聚力产业发展,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安排资金1.26亿元支持项目建设,用于汽车产业项目扶持、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及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统筹资金4.39亿元,重点做好航线公交、商业服务等领域建设;安排资金0.82亿元,强化产业园、高创园承载功能,支持招商引资、人才引领、技术创新等。

6.防范应对风险,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安全。统筹资金23.5亿元用于偿还政府债券到期还本付息,申请上级再融资债券21.51亿元,用于偿还到期专项债券本金;安排资金4.17亿元,加强公检法司全方位安全服务建设;安排资金1.1亿元,用于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企业困难救助应急及改制等;安排资金0.56亿元,着力提高森林消防、安全生产、应急储备等风险防范处置能力。

(四)2025年经济开发区、察北管理区、塞北管理区预算草案

为落实《河北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的相关规定,现将经济开发区、察北管理区及塞北管理区2025年预算草案一并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1.经济开发区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0.19亿元。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8亿元,税收返还收入0.38亿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84亿元,上年结转收入2.09亿元,调入资金7.5亿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相应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20.19亿元,其中:区级安排支出19.02亿元,上解支出1.15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0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19.92亿元。其中: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亿元,上级提前下达的转移支付收入16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土地出让成本返还)15亿元,上年结转收入2.9亿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相应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19.92亿元,其中:区级安排支出12.39亿元,调出资金7.5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50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共两项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1.63亿元,以前年度结余4.15亿元,收入总计5.78亿元。当年支出安排1.49亿元,年终结余4.29亿元,支出总计5.78亿元

2.察北管理区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7.32亿元。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亿元,税收返还收入980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53亿元,调入资金1.2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82亿元,上年结转1.87亿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相应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7.32亿元,其中:区级安排支出7.28亿元,上解支出41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总收入2.6亿元,其中: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01亿元,上级提前下达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1万元,上年结转0.58亿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相应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2.6亿元,其中:区级安排支出0.4亿元,调出资金1.2亿元,上级转移支付11万元,上年结转0.58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0.42亿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共两项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3700万元,上年结余3249万元,收入总计6949万元。当年支出安排3389万元,年终结余3560万元,支出总计6949万元。

3.塞北管理区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16亿元。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亿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61亿元,上年结转0.98亿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相应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4.16亿元,其中:区级支出4亿元,上解支出328万元,调出资金0.13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2127万元。其中: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2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万元,上年结转收入5万元,调入资金1291万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相应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2127万元,其中:区级支出727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400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750万元,其中:国有企业上缴收益600万元,清算收入150万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相应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支出750万元,其中: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750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共两项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1571万元,以前年度结余3141万元,收入总计4712万元。当年支出安排1511万元,年终结余3201万元,支出总计4712万元。

三、2025年预算执行重点工作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预算安排,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工作要求,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预算决议和审查意见,谋深谋实有形载体和有效抓手,形成本地化、精准化、实效化的思路和举措,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拓展收入广度,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健全税收机制。开展税收专项行动,做好“税收稽查”“清理欠税”和“风险应对”工作,加大对重点企业税收管理力度,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力争实现全年目标。加强资源盘活。加快土地出让,协调公检法等执收部门全面排查,确保征收到位。深入探索闲置资产盘活途径,利用金融工具,推动资源资产变资金。统筹盘活优质资源资产,促进招商引资。积极争取支持。紧盯中央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和用作资本金领域、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加力扩围实施“两新”等政策契机,紧密联合主管部门,全面梳理我市项目基础、资金需求,常态化跑部进厅,争取各级各类资金,积极稳妥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二)提升支出精度,提升财政资金效能。优化支出。强化预算执行新增支出事前绩效“部门+财政”双评估,未开展绩效评估或评价结果不予支持的,一律不安排支出。压减支出。严控一般性支出,市级专项公用压减5%,运转类项目压减10%,其他资金根据实际从严从紧管理,集中财力支持重大任务落实。规范支出。加强支出分类调度,全周期督促各部门加快支出进度,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建立“五层支出保障法”,合理划分法定“三保”项目、“三保”外刚需项目等五个层次,分级管理保障。

(三)加大惠企力度,优化财政营商环境。落实财政惠企政策。精准落实贴息、奖补等惠企政策,完善“免申即享”机制,激发企业发展动力。争取更多超长期国债,加快资金拨付使用,保障“两重”“两新”等项目落地,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化政采环境。继续推行“双盲”评审,刚性落实价格扣除、免收投标保证金等政策,全面排查清理违规采购项目,推进“832”农副产品采购,争取创新试点,打造政采最优营商环境。巩固“三乱”治理成效。聚焦突出问题,分科目、分项目开展收费稽查,狠抓整改落实。督导部门落实收费信息公示制度,严格落实罚没许可证年检制度,及时公开公告,切实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监督权。

(四)提高民生温度,持续增强群众福祉。支持就业优先。优化财政支持方向,统筹运用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等政策,多渠道保障就业形势稳定。保障医疗事业。精准投入卫健领域资金,按照省级要求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较上年提高30元。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守好用好“看病钱、救命钱”。推动教科文发展。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动教育领域项目建设、政策落实。强化科技资金管理,保障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五)增加管控强度,筑牢财政安全底线。“化”存量。持续督促风险地区通过培植财源、盘活资产、压控支出、争取支持等方式增加可用财力,化解存量债务。“控”增量。从严审核政府投资新上项目,缓上或停上非必要项目,坚决杜绝新增隐债。“防”风险。加强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切实提升债务管理水平。加大暂付款管控力度,增强库款保障能力。

(六)探索改革深度,健全现代财政制度。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先行选取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以及办公设备购置等运转类项目,制定预算安排标准,试行项目支出预算定额控制,逐步实现从“控盘子”向“控标准”转变。规范预算编制管理。把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资产处置等收入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收支安排透明化,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筑牢税制改革基础。及时跟进掌握国家税制改革进展,深入研究现行税收政策,科学预测未来改革方向,积极沟通汇报,努力在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等方面争取政策倾斜。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执行本次大会决议和要求,自觉接受市人大指导监督,虚心听取市政协意见建议,解放思想、感恩奋进,切实保障做好各项工作,全力支持张家口市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河北篇章建设中交好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