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从春节消费看张家口经济增长新动能
![]() |
|
![]() |
|
【编者按】
春节不仅是新一年的开端,更是传统的消费旺季。
在崇礼雪场,畅享冬日里的欢乐时光;在小城咖啡店,感受“乡土时尚”;在古城乐园品味历史文化底蕴……春节消费的热潮中,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消费市场的生机与潜力,感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借春节假期之机,本报记者深入张家口的消费现场,与读者一同感受文旅融合带给张家口的强劲脉动。
“冷”冰雪搅“热”新春文旅市场
本报记者 韩文涛 通讯员 周大伟 李静 侯逸飞
当冰雪季遇上中国年,崇礼旅游市场热闹加倍。记者从崇礼区文化广电旅游和体育局获悉,今年春节假期(1月28日至2月4日)8天,崇礼区累计接待游客60.45万人次,同比增长27.5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5亿元,同比增长21.79%。
今年春节,崇礼冰雪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滑雪过大年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的全家一起出动,有的和朋友结伴而来。洁白的雪道上疾驰滑行的人们勾画出一幅生动的新年画卷。
雪场上来自北京的游客亚男说:“从北京来崇礼太方便了,我几乎每年都过来滑雪,感觉崇礼过年还是挺热闹的,吃的喝的玩的基本都是一条龙,很适合年轻人来滑雪游玩。”
在崇礼,不仅有冰天雪地点燃游客的滑雪热情,还有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让年味扑面而来。春节期间,太舞推出了多场“滑雪+非遗”主题活动,翠云山推出了汽摩乐园、雪夜D J、非遗打铁花等活动,此外,云顶、万龙等滑雪场也开展了奥运主题徽章展、跨年免费夜滑、非遗文化表演等30多场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从深圳过来的,带着孩子一起来过年,感觉挺好的。这边除了滑雪以外,有很多好玩的,还有一些非遗展,给孩子们讲了中国的一些文化和历史,孩子们都很感兴趣,很喜欢这次的崇礼之行。”来自深圳的游客刘恋女士说道。
翠云山旅游度假区运营总经理张东旭介绍:“今年春节期间,除了京津冀的游客以外,还新增了很多南方的朋友们以及国际朋友,相比往年我们春节期间客流量增长了15%。其中很多游客也从冰雪运动转化为冰雪度假,所以今年我们在服务上也特别增设了单板滑行区、儿童专属雪道,以及冰雪大世界,满足游客除滑雪以外的娱雪戏雪的需求。”
这个春节,崇礼用冰雪和热情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难忘的新年之旅,激情澎湃的冰雪运动与丰富多彩的趣味文化活动相结合,让“我在崇礼过大年”的浓浓年味儿成为了游客的美好记忆。
崇礼区文化广电旅游和体育局宣教科科员贾昊东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崇礼围绕春节传统习俗,结合崇礼当地的民俗文化,致力于为广大游客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和更加丰富多彩的春节特色活动。活动包括“四季村晚”春节晚会、迎新春阅读打卡活动,以及扭秧歌表演等。同时各滑雪场开展了丰富的春节嘉年华活动,除包饺子、剪窗花、舞龙舞狮等,还有篝火晚会、财神巡游、新春市集等60余场活动。
县域消费提质升级“活力满满”
本报记者 王映华 通讯员 王晓曦 赵晨阳
连锁超市,春节礼包、牛奶酸奶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农贸市场,白菜菠菜、樱桃草莓码放得整整齐齐……春节假期,沽源县处处展现出流通畅、消费旺、活力足的生动图景。
沽源县持续增强县城商业辐射能力,提高乡镇商业集聚效应,提升村级商业便民服务水平。目前,该县已建成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乡镇商贸中心、村级便民商店等,实现县乡村三级商业网点全覆盖,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组为基础,分工合理、布局完善的一体化县域商业网络体系。
观一县,看全市。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心头好”,映衬出我市县域商业网络设施和业态不断完善,百姓消费升级步伐在加快。
“过去我们收寄快递,需要去集镇,来回奔波费时费力。现在方便多了,村里就有快递站点,走几步就到了,大家网购热情更高了,卖农产品也更便捷了。”沽源县闪电河乡石头坑村村民张庆军介绍,“去年,我没出村就将300多亩地的藜麦在网上销售一空。今年家里买年货也没有出村,全是网上下单,没过几天就在村综合便民服务站收到了货。”
“以前,企业得拉着货找物流,如今物流开着车找企业。”说起变化,穗康鲜食玉米公司总经理、张家口市万全区鲜食玉米协会秘书长李向前深有感触。2021年,万全区鲜食玉米产业成为了全市第一个“快递+农产品”金牌项目。在快快合作、邮快合作的浓郁氛围里,全市区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发展领域里,万全区一举成为了“领头羊”。数据显示,去年万全鲜食玉米产生快递业务量近千万件。
市邮政管理局负责人介绍,全市以农村客运、物流运输、邮政快递企业为依托,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实现了“县城有分拣、乡镇有网点、村村通快递”。截至去年,全市建成县级邮件快件处理场所84个、乡镇邮政快递网点348个、村级快递服务站点4028个。
高人气的奶茶店、新颖的咖啡店、时尚的网红零食店……众多消费品牌“下乡”势头正旺,也进一步让县乡居民的消费潜力得到释放,助推县域消费升级。
“回到老家才发现,县城的消费实力早已‘高攀不起’。”怀安青年王晟毕业后一直在北京打拼,在他的印象里,老家的居民收入水平并不算高,增收渠道也比较少。而今年春节回乡后,发现品牌奶茶店、连锁餐饮店、量贩式零食店这些原来多属于城市的消费场所,如今在小县城随处可见。
业内人士分析,如今的县城消费者已不满足于基础性消费,而是将视线转向了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和服务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品牌在县域消费的沃土上生根发芽,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买买买”“吃吃吃”,越来越多的商业力量为县域消费提质扩容增添动力,满足着消费者对潮流、健康、便利、多元和高品质的追求。
县城消费潜力的持续释放,让农村地区成为了“下一步扩大消费的重点领域”,也让更多年轻人开始回流“返乡”创业。王晟他告诉记者,他正在考虑加盟连锁茶饮品牌,回乡创业,“消费旺,经济就不会差。我相信在家乡也能有所收获。”在他看来,只要继续创新乡村消费场景,破除市场壁垒,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就会在乡村蓬勃生长,乡村消费也一定能继续“火”下去。
主题乐园“解锁”消费新模式
本报记者 郝大钊
今年春节,主题乐园“解锁”消费新模式,成为消费新宠。据途牛及多家旅游平台发布的春节游报告显示,主题乐园将成为蛇年春节周边游用户的热门之选,来主题乐园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
在我市,这股风潮同样劲头不减。春节假期期间,以万全右卫城为代表的不同类型的主题乐园成功“抢占”近郊游目的地“热搜榜”,成为不少市民及外地游客的心头好。这个春节,万全右卫城内精彩不断,热闹非凡,万全右卫城春节期间灯光音响全面提升,文化产品量身定制,深度挖掘本地文化,再现大明盛世风华。一场充满年味的“文化盛宴”盛大开启。
“我是从内蒙古专程赶过来的,早就听说过万全右卫城了,之前看到不少关于这里的视频,觉得挺不错,今年春节我就和家人一起来了。”在万全右卫城迎恩门的门口,从内蒙古自驾前来的游客朱大姐和家人正在合影留念,她说虽然一路自驾有些疲劳,但右卫城的热闹超出了她的预期,这让她和家人都觉得不虚此行,“等回去后,我会向朋友推荐这里,让大家都来逛逛”。
右卫城墙上,来自邢台的摄影爱好者王先生手持相机,正在全神贯注拍摄右卫城的美景及往来的行人。他说,自右卫城开城以来他就一直在关注着,此次出行,他一方面为赏景,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拍摄到心仪的古城照片,“现在右卫城是爆火的网红地,在摄影圈中的‘名气’也是水涨船高,希望这次我能拍到心仪的好照片。”
百年右卫城,喜乐别样多。这个春节假期,右卫城以独具风格的传统建筑、匠心独运的非遗手作、年味儿十足的景观布置,让人们在沉浸式游览场景中感受古城的魅力。游人穿梭于古巷长街,沿着时光的足迹,踩踏着历史的音符,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古风之旅。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在主街区,新增38根高10米的龙门灯阵,配合玉皇阁光影秀、灯笼矩阵、花灯等元素,重现大明盛世的视觉盛景,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沉浸于古代的繁华之中。
在业态方面,右卫城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50家店铺,以传统文化和小吃为主,包括糖人、糖画、脸谱、当地传统小吃等,极大丰富了市井生活氛围,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
除了与古城的双向奔赴,一系列精彩演出节目在右卫城轮番登场,让游客流连忘返。华梅少年晋剧团团长、右卫景区演职人员杨学东介绍,春节期间,右卫城的参演团队人数达200余人,他们精心准备了《悟空》《大道回响》《大明1625》《烽火1948》等节目,助力观众沉浸体验。百人非遗罡风鼓、非遗创新打棍等传统艺术表演相继登台,更有吴桥杂技、转盘秀《人生路》、光映秀《大明梦华》、机械狗互动《旺旺拜年》等创意节目,全天百场演出让游客过足了瘾。演出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增加了互动式、市井式、游戏式、巡游式以及无人机演出等多种形式,演出场次从三台增加到超百场,真正将右卫城打造成了“大明剧城”。
相关业内专家表示,主题乐园能提供人文历史、娱乐项目、舞台演艺等多种旅游体验,并配有相对完善的餐饮和住宿服务,能够满足出游的多重需求。对于既想与家人团圆、又想利用假期休闲度假的游客来说,主题乐园是结伴出游的好去处。
持续激发假日消费的强劲动力
王棣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张家口不仅洋溢着浓浓的年味,更涌动着澎湃的消费热潮。从热力十足的崇礼雪场,到人气爆满的主题乐园,从多元丰富的传统消费,到异军突起的县域消费,消费市场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
随着“两新”政策持续加力,群众消费生活理念不断改变,以及新兴业态和数字经济不断普及延伸,以民生消费和文化消费为重点的假日消费,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信心与活力。张家口作为冰雪旅游强市,持续火爆的冰雪旅游市场,带动了酒店、餐饮、装备租赁等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县域消费的升级不仅有效拉动了内需,让更多群众拥有更高质量、更为丰富的消费体验,还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与销售,为乡村振兴扩展渠道和空间;大型景区、主题乐园成为游客心头所好,带动了周边消费,促进文旅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
这其中,文旅消费的“破圈”效应在春节尤为显著。崇礼推出的“冰雪+民俗”活动,让冰雪运动与文化风情相交融;蔚县、万全等县区通过非遗手作、古风演出、光影秀等沉浸式体验,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消费场景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增强了市民游客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进一步提升了张家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各类年俗活动、文艺演出备受青睐,以及春节期间知名I P电影的现象级票房,无不印证着文化对消费的撬动力,让我们看到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广阔天地。
假日消费的火热,是持续扩大的内需与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有效驱动。把特色文章做大做强,不断提升冰雪旅游资源供给和服务品质,延伸拓展冰雪经济全产业链;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打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项目和文旅新业态;加快县域商业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培育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消费品牌……多措并举,多面开花,持续创新和完善消费场景,不断提升民生消费的丰盈度和文化消费的纵深度,假日消费带来的强劲动力必将转化为张家口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