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元宵灯笼飘向心
![]() |
|
陈正红
元宵节,吃罢元宵自然要赏花灯了,因为元宵的灯亮了起来,一盏盏的灯笼让人心生踏实和安宁。
我沿街看灯,街道两旁,店铺、树上、街灯下面、单位和小区大门口,都挂着一串串的红灯笼,喜气洋洋。我穿过灿烂的悬灯,走向县城东面广场上大型的蛇年灯展。虽然春寒料峭,冷风割面,而那簇簇灯火红腾腾地,带着暖意,铺展在我的心里。
记得小时候在村里,每逢过年,我盼望在县城工作的父亲回来,那时我家就会得到一盏大红灯笼,父亲花功夫用红纸糊成的,挂在院里屋檐下,灯笼穗长长的,风一吹,飘动着,摇曳着,把我的心也摇成一朵小浪花。其时的元宵也没有多热闹,只是我们小孩子走东家串西家,说说笑笑,看看每家的灯笼,比比谁家的灯笼好看,往往觉得,还是我家的红灯笼大又亮。除夕夜的红灯笼,这盏灯就是月亮了。
后来,父亲带回的是现成的大红灯笼,是薄红绸面,感觉更红得耀眼。还有一种,父亲特意买给我的,估计当时刚时兴的彩色褶皱纸的小灯笼,两端浅绿呈渐变色,向中间变为红色,往开一展一合,便成圆圆的西瓜,点亮红瓤瓤的西瓜灯,感觉甜甜的,引我一阵好奇。尤其是我可以提上它走街串巷,听小伙伴们夸赞几句,甚是心满意足。无论是,高挂的红灯还是手提的西瓜灯,都让我觉得温暖,因为那是父亲带回来的美丽的灯笼,年也就显得有起色,有着落。
再后来的元宵节,我领着母亲去看灯。那时挂在展区的灯笼,各形各色,有的清一色常见的大圆灯笼,有白菜灯和鱼灯,有的是纱灯。我记忆犹新的是,那盏玻璃灯,稀罕它会不停地转动,外面还会映出车、马、人的影子。我看到,外面的小人是林黛玉、贾宝玉读书的画面,惟妙惟肖,跟真的一样。这个彩绘的灯,特别吸引我,数不清它到底转几圈。后来得知,它是走马灯。
当看到扛着钉耙的“猪八戒”,两只大耳朵忽闪忽闪的,张着大嘴。母亲笑着说,猪八戒就知道吃,唐僧不分好赖人,总是连累别人,不是好和尚,可怜孙悟空!母亲区分好坏人的标准就那么简单,母亲善良的同情心,真是不变的本心。所以,母亲是我生命中的那盏红灯笼,永远照亮我,引领我,往前走着。
时光如水飞逝,我再也寻不到父母在时的那盏灯了。我漫步在月色灯海里,花花绿绿,流光溢彩。如今,家乡的花灯各式各样,都是通电的,几乎都是塑料材质,工艺复杂,争奇斗艳:蛇福灯华丽璀璨,宝瓶灯尊贵典雅,长角鹿灯别出心裁还带着四个轮子拉着一个晶莹的大苹果,像是从天竺国远道而来。花灯上有五彩绚丽的祝福语:新年快乐、花开富贵、国泰民安。
“雪消寒峭放花灯,千门灯火夜如年。”各家各户的灯笼都亮了。我家的阳台上挂的是红色的像南瓜似的灯笼。站在阳台一望,全是涌动的红灯笼,点亮小城红煜煜的温馨祥和,闪烁着新的希望和期许,岁序在一步一行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