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童年的冬天
![]() |
|
张军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冬天,我还小的时候,我们两家人住在三间小土正房(坐北朝南)。天冷了,家里小土房玻璃上装了一个粗布窗帘,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大红柜子放着,取出来洗涮干净了。换上了新的拉绳,安装在玻璃窗上。显得严紧,保温安逸,好像睡觉中多了一层保护。家人闲坐,更加温暖,灯火可亲。
当时布料很紧缺,窗帘上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补丁。粗布窗帘和窗口一般大。天黑了,站在小土炕上双手一拉,严严实实,使人有一种暖和的幸福感。屋里生着一个用碎砖瓦块砌的小土炉。火苗一跳一跳的,不过屋里还是很冷的。
冬天就把小土炉砌在睡觉的炕边,在炉子里添上煤泥,煤泥烧的冒一阵烟气,不一会儿,烟气冒尽了,就可以盖上炉盖。煤泥慢慢燃烧。火力渐微,只见父亲拿起捅条,沿着炉眼边捅几下,把煤泥捅松,火就旺了,就能安然睡到天大亮。
冬天吃的菜,用菜票买回来的长白菜数量不多。还有土豆,土豆是在粮店一斤粗粮可以买五斤土豆,但数量是有限制的。主要是腌酸白菜,腌芥头(咸菜疙瘩)。在当时不管什么生活用品,食物都是凭票供给。菜有菜票,肉有肉票,布有布票等等。
老姨是郊区农民,每到年腊月二十三后,给我们送几块冻豆腐,不知道为什么呈蜂窝状,化开,切成小块,少放一点点炼好的猪油,与粉条、酸白菜同煮,无不佳。冻豆腐宜放一些蒜末、辣椒。
冬天的游戏,踢毽子,跳绳。回家悄悄地把家里的麻绳剪一段,就是冬天最好的玩具。下课了,四五个男男女女小屁孩,开始包子、剪子、锤子分别出谁是第一名,谁是第二名,第三名……然后谁跳得最多,谁就是头家,跳得最少的人,背着头家走五十步。背着头家走不动,或者把头家扔在半路。谁就不能继续玩下去。
早起,一睁眼窗帘放下,窗台亮晃晃的。下雪了。下午放学后,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大一步小一步赶紧往公园里跑,到公园冰上滑雪的,打雪仗,你扔我一个雪球,我扔你一个雪球。大家嘻嘻哈哈,开心快乐极了。
白雪,生机盎然。离过年不远了,父亲开始杀鸡、杀兔,炸年糕,蒸馒头。炸年糕没有黄米面,父亲天蒙蒙亮起来,到附近郊区悄悄买回黄米面。炸年糕了,年糕有红糖,豆沙馅。这就离过年更近了。
过年啦!我们兄妹最盼的是过年后的正月,正月里吃饭,吃菜不分份,随便吃,炸糕、馒头敞开了吃,甭提多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