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书评

诗歌,或许是此生的理由

——飘雪诗歌印象

张家口日报 04版长城·作品 2025年02月08日

春华

说实话,我和诗歌不熟,像我对飘雪姐姐一样较为陌生,她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个有着洒脱长发和清凉笑容的女子,我们之间因为作家协会的活动只有点头之交,但我熟稔的,是手边飘雪的诗集,我时常在时间窄小的间隙里翻开,读一首诗,读一个女子于生之忧伤或喜悦间从内心深处流淌而出的文字,不能释怀,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神交中的知己。但这绝对不应该是我的一厢情愿,因为她,一直,在诗里等我。

在飘雪诗歌中,有爱情的甜美——“叶子与叶子相爱,花朵与花朵相爱,谁都可以没有我,希望你,是个例外”、有思念的惆怅——“也许,我该喜欢这些花草明明亮亮的,向上打开的情怀,把你的消息,寄托给他们的次第开落”、有生命的宽容——“为了表达对有生之年的感恩,我决定,把这个世界,搂在怀里,用心亲近”、有生命之叹——“我更渴望一种穿透,瞬间被穿透的目光,慰藉苍白的贫乏,一场虚无的消瘦,而后,给我翅膀”……作者用女性诗人的细腻笔触,独特的视角,用诗作接通了心灵、生命、情感的出口,使得诗歌成为一种表达方式,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具有丰厚的精神内涵。

如果说,《千世之王》有力拨山兮气盖世的激荡昂扬:“千山万水,聚拢而来,意外的荒芜,不来,不走,从高处跌落,从远古,闪电斜插进天的心”但依然在结尾处,彰显着女性的缱绻温柔做诗歌的底色“我的王,我不说话,我只在你唇齿间,一生余香,残留”;《哥哥·哥哥》像一个丰沛的雨季,每一节诗,都是一场情感滂沱彩虹在左的流星雨,在这组诗里,思想总是能通过丰富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意象显露出来,它们像糖溶化在水中一样,完美地溶化在语言的意象中。而这些诗歌的意象使用又都恰到好处,常常让读者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飘雪的诗里,我读到一个身边的女子心灵生长的轨迹,诗如其人。作者的很多小诗,看似信手拈来,明白如话,诗句仿佛脱口而出,唯美浪漫之中有着丰富的情感,用凝练的句式去表达她的生活感悟和生命态度。这样带着灵魂温度的真诚诗歌,总会给读者带来心灵冲击和情感共鸣。

如法国诗人让·贝罗尔所说:“有时诗人掌握话语,有时话语支配诗人;有时是诗人使用话语,而有时又是话语在使唤诗人。”在诗人的笔下,有一张干净的纸,那么温暖地接纳纷纭的人间风物,从古郡的冬天到柳川河的秋季的遐思,从死去的老树、小狗、自杀的朋友的悲悯,她也在去世的奶奶遗留的气息和父亲的皱纹里写诗,未尝不是记录自己的心事……你或许不必在意她要告诉你多么深远的意旨,最好淡然,最好不说什么,能看得见这些图画的笔触牵引着初心和梦幻足矣。我感觉飘雪是依凭感觉,悟性,直觉写诗,非理性和无意识在驱使着诗人朝前走。如果说诗是一种大包容,是与童话有关的画图。那么在飘雪的诗里,我读到关于生命,存在,时间,偶然或必然,哲学的企望,无言的深思,看不到边界和目的地。是话语推着诗人朝前走,在这个意义上说,在飘雪的诗里,我看到她丰盈而多思的心灵,她为诗而存在。

飘雪诗歌语言洒脱而随性,它是诗人对诗歌掌控能力的体现,也是诗人在诗歌写作中技术操作上的自信。这种自信,体现在诗中,一是语言简洁、能省则省,不废话。典型的如《种下诗歌》:“世界在我的门外,我在世界的门外,如果我抬起手臂,轻轻叩响春天的门环,还有没有谁会迎接我回来,为我打开一条缝隙,在拥挤的温暖里,再次,种下诗歌。”

在飘雪的诗里,她是如此钟情于雪,她的诗句本身,就是雪的精灵,是她的精神的自我独白:雪以花的姿态登场也以花的凋零落幕/没有人知道它的香,它的果实,它的心情/一朵一朵的晶莹,从头顶之上的天空里旋转着/飘落,仿佛是我。

感恩这样的阅读体验,作者用女性的温婉坚强,独自诠释着生之喜悦与悲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让人欣慰的是,她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真诚一直未变。这些心路历程汇集到本书中,别有风景,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