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大棚春意浓 奏响农忙曲

张家口日报 04版县域·涿鹿/沽源 2025年01月13日

本报记者 王映华 通讯员 王晓曦 王东星

几场纷纷扬扬的降雪,为坝上的冬日增添了几分寒意,北风呼啸,旷野间一片白雪皑皑,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银装素裹。然而,就在这片看似沉寂寒冷的土地上,高山堡乡大脑包村有机蔬菜种植园区却一派繁忙景象,处处散发着勃勃生机。

走进大棚,一股暖流瞬间驱散了周身的寒意,眼前的景象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刚刚播种的乌塌菜绿意盎然,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画卷,与外面的冰天雪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瞧瞧我们的乌塌菜,长得多好!”大棚内的工人张师傅笑着对记者明世军说。他正忙着填充基质肥,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熟练而有序。在一旁,筛选点种、搬运摆盘等工作也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这些种苗都是根据市场需求“订单培育”的,再过50天,它们就将走进北京苏宁超市,成为市民餐桌上的佳肴。

这座占地约300亩的蔬菜种植园区,仅仅建成了一个月,就已经完成了20个蔬菜大棚的播种。大棚采用了无公害种植模式,从蔬菜苗的选择到日常养护管理,再到温湿度的控制,每一步都严格把关。这种高效、绿色的种植方式,让大脑包村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使用、当年收益的目标。

“我们就是要通过发展有机农业,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大脑包村的党支部书记明世军满怀信心地说。他告诉记者,这个项目秉持着“绿色有机、市场导向、提升质效”三管齐下的生产理念,不仅打造了新品种新实验基地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还带动了周边群众从事精细蔬菜种植。这不仅提升了企业的产能,更助力了群众致富增收。

大脑包村在绿色有机农业上可是下足了功夫。2022年初,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沽源县绿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携手当地农民,共同组建了农业合作社,致力于种植培育绿色有机蔬菜。短短一年时间,他们就成功完成了300亩农产品的有机产品认证及1万吨绿色农产品的认证,这些绿色有机农产品一经上市,便迅速赢得了市场的青睐,成功打开了高端农产品的销售市场,马铃薯的均价更是从原来的1.8元/公斤飙升到了7元/公斤,农产品的附加值显著提升。同时,大脑包村紧跟市场导向,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与北京苏宁签订了销售协议,借助其496家社区便利店的线上线下销售平台,通过会员制销售模式,实现了农产品的可视化,进一步拓宽了高端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此外,大脑包村在提质增效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积极申报项目,建设了分拣包装、检验检测、水肥一体化智能设备和溯源信息传输等一系列现代化农业设施,不仅从生产端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还构建了涵盖“产前、产中、产后”三大环节的多维度生产技术体系,实现了农产品的全程可追溯,有力保障了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随着设施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高山堡乡大脑包村的错季有机农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乡亲们正用勤劳的双手描绘着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