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72个品牌项目沁润民心

涿鹿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张家口日报 04版县域·涿鹿/沽源 2025年01月13日

本报讯(记者 王棣 通讯员 郭颖晖)2024年以来,涿鹿县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结合城乡实际创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品牌,推动全县文明实践工作取得实绩实效。截至2024年末,该县共打造了72个“一站一品”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全县组建志愿服务队伍1664支,志愿者注册总人数达7.1万人,占全县常住人口24.8%,文明新风遍吹涿鹿大地。

涿鹿县保岱镇下葫芦村“德仁爱心理发屋”是该县培育的文明实践品牌项目之一。下葫芦村老年村民比例占常住村民的一半以上,多年来一直没有理发室,理发成了行动不便老年人的难题。2022年,村党支部牵头建起了理发室,组织志愿者为老弱病残居民和困难群众免费理发,两年多来,累计为村民们免费理发千余次。为推动文明实践活动提质增效,涿鹿县整合阵地资源,将全县各类公共服务场所、乡镇(村)特色场所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吸纳党员干部、志愿者、爱心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围绕理论宣讲、法律援助、教育文化、科技科普、健康体育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需求,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目前,该县共建成2个文明实践广场、3个文明实践主题公园、15个文明实践基地、118个文明实践点和380个爱心驿站,陆续打造了矾山镇马槽沟村孝道文化节、五堡镇康庄村农民书画室、大河南镇上辛庄村公益书法培训等72个品牌项目,受到基层群众广泛认可。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涿鹿县坚持“以文化人”,组建“鹿鸣桑干”宣讲团、暖心志愿服务队、文艺轻骑兵等宣讲团队,采取“文艺+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理论宣讲搬到公园长廊、街角广场等群众常去爱去的场所开展宣讲活动。线上开设《主播说》短视频栏目,将80余名有特长、爱宣讲的“群众主播”纳入宣讲队伍,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开展理论宣讲。该县还统筹文联、舞蹈、书法、晋剧文化研究会等23个协会,组成文化文艺志愿服务分队,开设美术、书法、舞蹈等公益课堂,为全县群众提供免费教学和艺术培训300余场,组织开展“全民健步走”“千人共跳一支舞”广场舞大赛、送戏下乡等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社会文明新风。

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培育乡风文明,涿鹿县以“双争”活动为引领,广泛开展各类模范人物选树,多个“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等群众身边的榜样典型不断涌现,带动形成引领示范效应。该县还将文明乡风建设纳入“一约四会”机制建设,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相关制度和措施;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举办“咱村那些事——村规民约故事”讲述活动;以谢家堡乡为示范,在7个村建成红白理事办事点。该县南山区设置了孝善养老积金,以子女为父母交纳养老积金、区委和区公所按比例补贴的方式,为老年居民提供养老保障,大力营造孝老敬亲的浓厚氛围。一系列示范引导举措成为该县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有力抓手,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展现,沁润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