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下花园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建设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 王利军 通讯员 院玉顺 彭斌斌 李茜)2024年,下花园区以新时代党员队伍建设为目标,以农村、社区“两委”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推动各级党组织建设再上新水平。
夯基固垒,培强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全面实行入党积极分子备案管理制度,对发展对象进行集中培训。建成总面积313平方米的党员信息中心,全区农村、社区党员档案纳入区级集中管理。各党(工)委采取多种形式,为51名符合申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条件的党员颁发了纪念章。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规范。为131名流动党员建立台账、动态管理,联合驻北京顺义流动党委共同做好流入北京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关爱帮扶。
大抓基层,强化农村基层党的建设。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党旗红”活动,持续巩固村党组织“争先创A”工作成果,成功创建A档村20个,占比达43.5%。建立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全市首创村“两委”干部档案区级集中提级管理,让村干部在职“安心”、退职“顺心”。制定《村级人才培育储备工作方案》,建立每村3人的村级人才库,积极探索后备人才提前介入村级事务机制。通过分类定制、靶向施教、精细管理等方式,对乡(街)村(社区)干部进行培训。结合省级“万人示范培训”,各乡、街道兜底培训,实现基层干部培训全覆盖。创新开展“导师帮带”工作,确定5名表现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建立“导师帮带库”,通过“老带新”“强带弱”的方式,推动全区46个村党组织建设齐头并进。
突出重点,做强社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打造“老书记工作室”,聘请老社区书记担任帮带导师,总结提炼“流动板凳”议事会等典型做法16个,培养优秀社区干部18名。加大党建引领下的“双向服务”机制建设,打造“小小缝纫社”等六项服务载体,累计解决居民“关键小事”160余件,惠及1700余人次。积极探索“大党建”格局引领城市基层“微治理”有效路径,完善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及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13个社区均成立社区“大党委”,将驻区企事业单位、物业公司、包联单位纳入其中。通过“单独设立+联合成立+选派党建指导员”的形式,指导符合条件的物业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未成立党组织的全部下派党建指导员,21家物业企业党建联建覆盖率达100%。按照1个网格设立1个党支部或党小组的要求,成立52个网格党支部,配备52名专职网格员、164名兼职网格员,实现组织覆盖全域全员,作用发挥常态长效。常态化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为民服务,主动认领辖区居民申报的“微心愿”,帮助居民解决急难愁盼事项4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