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知识多一点
腊八节由来习俗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在不同的地区,腊八节的习俗有什么不同呢?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腊祭习俗。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说文》腊八节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但当时腊祭的日期并不固定,规定在每年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举行,并将这个日子称为“腊日”。将“腊日”定为每年的“腊月初八”始于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明确记载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腊八节的习俗:
喝腊八粥:这是腊八节最重要和最普遍的习俗。腊八粥是一种由多种食材熬制而成的粥,通常有米、豆、花生、枣、栗子、莲子、桂圆等,有时还会加入肉类或者甜品。腊八粥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不管怎样,喝腊八粥都寓意着祈求平安和吉祥。
泡腊八蒜:这是北方地区特有的一种习俗。主要是在腊八节这天把大蒜或者辣椒放入醋中炮制,然后在春节期间食用。泡腊八蒜的意义在于防寒保健和寓意吉利。
晒腊八豆腐:主要在山东地区流行。把豆腐切成片或者块,然后晾晒在阳光下,直到变成干豆腐或者豆腐干。这一习俗既是为了保存食物,也是为了寓意吉利。
吃饺子:北方地区的一种习俗。在腊八节这天包饺子,然后在午饭或者晚饭时吃。吃饺子的意义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以及团圆和温暖。
吃汤圆:主要在南方地区流行。在腊八节这天煮汤圆,然后在早饭或者下午茶时吃。吃汤圆寓意着祈求平安和吉祥。
祭祀祖先:腊八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祖、扫墓,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打扫卫生:在腊八节这天对家里进行大扫除,然后换上新衣服、新床单、新窗帘等。打扫卫生的意义在于除旧布新和招财进宝。
赏花灯:主要在江南地区流行。在腊八节这天到街上或者公园里观看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的花灯。赏花灯既是为了增添节日的气氛和乐趣,也是为了祈求爱情和婚姻。
放生鱼:主要在广东地区流行。在腊八节这天到河边或者海边放生一些鱼类,然后祈求来年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