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文化聚焦

史建荣:“土里土气”描绘坝上风土人情

张家口日报 06版长城·文化 2024年12月26日

《歇晌》1 4 0 c m·1 8 0 c m

《草海》7 3 c m·9 6 c m

《云从天边来》6 0 c m·1 0 0 c m

《冬日》1 2 0 c m·1 6 0 c m

《农闲季节》1 5 0 c m·1 9 5 c m

《盛夏》5 0 c m·5 0 c m

《薄雾林荫》5 0 c m·6 0 c m

本报记者 郝莹玉

编者按:我市张北画家史建荣油画《歇晌》成功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这是我市油画类唯一一件入选作品,也是对艺术家艺术水平的一次检验。

油画《歇晌》描绘的是坝上仲秋的午后,阳光洒满田间地头,一对夫妇在繁忙的劳动后稍事休息,喝水、吃干粮,喂着与他们朝夕相伴的狗。田间的劳作虽艰辛,但面对丰收的景象,给人带来的是无尽的喜悦和憧憬。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作为中国美术界的顶级盛会,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每五年举办一次,旨在全面检阅和推动中国美术创作的繁荣与发展。

史建荣的油画作品通过对平凡人的质朴生活、单纯人性的表现,乡土写实体现出对人性真善美的赞颂。这也许正是他画作的真正分量和全部意义。

纵观史建荣的作品,一股浓郁的泥土芳香扑面而来,洋溢着画家赞美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怀以及对中华民族真善美传统美德的讴歌。

40年来,史建荣始终将自己的创作题材聚焦于“乡土”,坚持将深入乡村、体验生活与自己的艺术创作结合起来,从中挖掘到大量的创意和素材,创作出一大批乡土题材绘画作品。

“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乡土题材值得我用一生去创作。”史建荣说。

《歇晌》绘出坝上田园生活

史建荣身材清瘦,为人真诚质朴,言谈中流露着艺术家的深邃。今年62岁的史建荣,在美术教学领域已经工作了40个年头。

“《歇晌》是在扎根生活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我的创作源于现实生活,源于养育我的坝上草原,在我工作的这些年里,除了出去进修外,就没有再离开过这里。”史建荣说,他依恋这片土地,钟情这片土地,脚踏实地扎根在这块净土上,尽情地描绘她、咏赞她。

《歇晌》这幅画的素材就来自当地农民劳动生活的场景。作品从2022年秋季着手构图,并查阅了很多资料,从不同场景不同角度比较,反复推敲,多次修改,直到年底将草图确定下来。去年3月份开始绘制,5月底基本完成。7月中旬张家口市美协邀请河北画院张立农院长就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油画创作作了专题讲座,史建荣的这幅画得到了张立农院长的认可。

油画《歇晌》描绘的是坝上仲秋的午后,阳光洒满田间地头,一对夫妇在繁忙的劳动后稍事休息,喝水、吃干粮,喂着与他们朝夕相伴的狗。阳光照在田地的暖色给人一种温馨感、幸福感,画中的拖拉机、远处隐隐的风电风机以及人与狗等关系的处理和刻画,表现了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坝上人祥和宁静的田园生活。

整个画面采用水平线横向构图,遥远的天际和广阔的田野给人以宁静安稳的感觉,人、拖拉机等高低起伏则构成了画面的节奏变化,加强了画面的表现力。

《歇晌》给人的感觉平淡无奇,甚至是土里土气,没有矫揉造作,保持着一种平和、朴素、自然的审美取向。这种不刻意雕琢、质朴无华的表现,与作者坦诚直率、不善言辞的个性和宽厚老实的处世态度是相契合的。

乡土情感的积累与滋养

坝上辽阔坦荡的草原,遍野成群的牛羊,质朴憨厚、吃苦耐劳的农民以及他们那种简单而自在的生活状态,都是史建荣绘画表现的内容,在他们身上能够追寻到一种朴素自然的美感。

每当到乡下写生拍片的时候,如果遇到当地的老乡时,史建荣总会跟他们唠上几句,问问年景如何、生活得怎样,与他们拉近距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把他们每一瞬间的动作和神态捕捉下来,为日后的创作积累素材。

史建荣在40年的“从教”和“从艺”的道路上默默耕耘,不懈努力。作为是一名教师,他的日常工作就是教育教学,他的美术创作是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进行的。

1962年,史建荣出生于张北县,自小喜欢绘画,上初中时就是班里板报小组的成员。1979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张北师范,在恩师许继由先生的指导下学习绘画,从此接触到了素描、色彩、速写、国画等。1981年,分配到张北(公会)四中任美术教师,同时还兼任生物课。那时住校,晚上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的门房画人物素描,模特则是学校的工友和当地的农民,课余和星期天还常到校外写生。1984年,调到张北县师任美术教师。

1987年,史建荣考入邯郸市教育学院进修美术,油画课由郑峰和李士进等老师教授。1989年,随袁庆禄先生去甘南写生采风,他丰富的经验、严谨的创作态度,对史建荣的影响很大。

1989年,史建荣从教育学院毕业后,调入张北二中任教。这期间在教育教学和美术创作上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在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书画大赛中多次获优秀辅导教师奖。2009年,自制的“焦点透视演示教具”在河北省第九届自制教具(教学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中获三等奖,同年撰写的教学案例《折纸动物造型》在河北省教育教学优秀案例评选中获二等奖。数篇教学论文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或交流。2008年,被评为张家口市“艺术教育先进个人”。2010年,被评为张家口市中学美术学科“教学标兵”。

史建荣现为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张家口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张北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对于绘画忘我而执着

“画画就不能脱离群众,要深入到生活中去。对于绘画,我是忘我而执着的。”史建荣说。

这些年来,史建荣以坝上草原的风土人情为题材,在创作中立足于家乡这片热土,不论严寒酷暑,坚持经常在乡村写生,收集了大量素材,不断积累经验。除去日常教学,差不多每个周日都是他最忙的一天。不仅仅是下乡写生,更重要的是在贴近生活中常与村民们聊天,体验基层的生活,丰富个人对生活的感悟。

并不健谈的他,一遇村民劳动之余或歇晌时总要凑过去,寻长问短。在聊天中激发了大量的创作灵感,作品《村头的记忆》《春到坝上》《云从天边来》《坝上的云》等,都是画家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出来的。

近年来,史建荣创作的油画作品多次入选各类美展,1999年,《暖流》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河北省美术作品展”;2004年,《旷野无声》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河北省美术作品展”;2005年,《盼》获河北省中小学美术教师书画评比二等奖;2011年,《远方的呼唤》获河北省美术教师书画评比一等奖;2014年,《云从天边来》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河北省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奖;2016年,《冬日》在“大美张家口——家乡画家画家乡美术作品展”中获铜奖;2019年,《坝上的云》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河北选送作品暨河北省美术作品展”;2024年,《歇晌》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

史建荣的作品以现实主义风格,写实的笔触描绘出现代社会新农村的生活场景。坝上大地的厚重文化和乡土精神,不仅滋养了他的画笔,也润泽了他的心灵。40年来,始终平实轻快的笔触间流淌的,是画家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也使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和风格。

在他的笔下,坝上土地依然是那样的苍茫和厚重,乡亲们依然是那样的友善和勤劳。那片乡土,已经融化在他的血液之中,已经成为画家的精神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