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蔚州博物馆讲解员的“新身份”

张家口日报 01版头版 2024年12月24日

本报记者 赵晓刚 魏民 马明明 通讯员 邢建荣 王子璇 王艳萍

最近,将蔚县璀璨历史浓缩于13000平方米的国家二级博物馆——蔚州博物馆热闹了起来。

“这里是我的家乡代国,我是代国王后赵氏之女——赵季嬴。”讲解员高慧荣正全力以赴,为元旦首演做着准备。

即将全线贯通的京蔚高速,将为京张特别是京蔚两地的交流合作与区域发展翻开崭新的一页。如何打好“先手牌”,吸引更多流量,打响蔚县名片,作为蔚县文化“桥头堡”的蔚州博物馆有着自己的考量。

为“解锁”博物馆“新玩法”,让博物馆与观众实现“双向奔赴”,一个月前,主题为“蔚州博物馆奇妙之旅”的文化活动方案最终敲定。除在博物馆内新设赶大集、品小吃、赏民俗、领福袋等活动外,7位馆内资深讲解员或扮演春秋时期的代王夫人、辽代的萧太后,或化身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盆、汉代的雁鱼灯,在充满代入感的自述中,在与馆藏文物的交集中,在与观众的热情互动中,展现蔚州文化的无穷魅力。

编写符合人物或文物特点的讲解词、研究挑选与时代对应的服饰……这几天,43岁的高慧荣和同事忙得不亦乐乎。而让她感到最为吃力的还是工作“角色”的转换。多年的工作磨砺,让她在讲解礼仪、情绪把控、手势动作等方面早已形成了肌肉记忆。而扮演这位遭遇丈夫被王弟杀害、家园被他国吞并、最后自杀殉葬的烈女赵季嬴,显然需要在“演技”上有所提升,不仅语音语调要有波澜,还要配以流动连绵的肢体语言。高慧荣反复观看录制的视频,一遍遍苦练,一点点改变着自己的习惯。

“彩排后,才让我心里有了底。”高慧荣说,经过精心准备,几天前,7位贯穿于石器时代至明清的全新“讲解员”集体亮相,进行了2个多小时的带妆展示。当她不再穿着正装,而是挽起发髻、描画面靥,双唇轻点朱砂,再穿上交领直裾的艳色长袍,端庄典雅的代国王后的感觉总算找到了。

高慧荣是地地道道的蔚县人。自小在“一眼望尽千年”的厚重文化里长大。成为蔚州博物馆的一员后,了解到这座宝库收藏了一万一千多件馆藏文物,其中包括国家一级文物10件、二级文物54件、三级文物253件。这里有被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称为“中华文明三岔口”的新石器时代三关遗址文物,还发现了比较完整和系统的辽代佛教仪轨文物,让她感到了深深的震撼与自豪。缘于这份职业,她希望将家乡文化推介给更多人的心情也越发迫切。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最佳民俗文化旅游城市……一张张响亮的名片必然会随着京蔚高速的通车而越擦越亮。”首演在即,但凡有时间,高慧荣就会头顶一本书,一边练习站姿,一边声情并茂地复习台词。她不断打磨着自己的新角色,也对蔚州博物馆的火爆“出圈”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