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法庭内外

行为民之举求解纷之效

——市中院打造“定分止争”张家口模式研讨会侧记

张家口日报 07版法治 2024年12月23日

本报记者 李颖 通讯员 李文江

12月12日上午,一场关于“定分止争”张家口模式的研讨会在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室外是寒冷的冬季,室内专家学者如火如荼的讨论为这场学术与实践的盛宴增添了热度。

“我们邀请上级法院、法学理论界专家学者为我们传经送宝,帮助我们找到定分止争的精准答案,我们要坚决落实到司法实践中去……”会议开始,市中院院长李哲的话语如同破冰之斧,直接而有力。这份开门见山的坦诚,瞬间点燃了与会者的热情。

随后市中院副院长张弘详细介绍了“定分止争”张家口模式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和开展情况。他的讲解条理清晰,内容翔实,让与会者对这一模式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接下来的研讨环节,最高法院、省高院的领导相关部门领导,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河北大学等8所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们,纷纷就“定分止争”张家口模式的八项制度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他们的发言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

专家学者们认为,这一模式的提出具有前瞻性布局和系统化考量,有助于在纠纷解决领域提供河北的经验。同时,他们也指出了这一模式在文本、依据、体例、框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完善意见。

其中,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副总编辑万会峰评价定分止争张家口模式的提出合乎时宜、节奏稳妥、守正创新、务实到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龙翼飞认为,这一模式的推行体现了张家口法院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而河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陈佳则强调了“纠纷能在一审化解的不到二审,能在二审解决的不到再审,能在再审解决的不到执行”的司法理念,彰显了“定分止争”的价值内涵。

在研讨过程中,专家学者们还就如何完善定分止争八项制度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如要增强社会公众对于“定分止争”的参与度和话语权;要进一步打造定分止争张家口“三三三”模式,实现矛盾全流程治理、纠纷全流程化解、案件全流程管控;要处理好直接审理原则和案件指导、诉讼指导与独立行使审判权等关系,确保八项制度的顺畅推行。

会议的最后,省高院研究室主任吴珊、执行局副局长高亢等领导也从司法实务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操建议。随着市中院院长表态发言,研讨会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相信专家们对“定分止争”张家口模式的肯定和建议,将为这一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