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盘点未检这一年
前11月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同比下降66.98%
|
|
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未检部门能动依法履职,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专项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1-11月全市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同比下降66.98%,1案例被评为全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2名干警入选全省未检业务后备人才,3篇论文获评省级以上奖励,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被省社科联评为“河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本报记者 李颖 通讯员 李洁
聚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帮助未成年人从实施犯罪的迷途或遭受侵害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融入社会,是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必须担起的责任。市检察院坚持“双向保护”,既用心帮教涉罪未成年人,又全力关爱救助未成年被害人。
市检察院在深入分析近5年全市未成年人犯罪形势和犯罪原因后,牵头制定了《全市预防治理未成年人犯罪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专项行动以来联合公安、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重点区域、场所、行业专项治理活动;加强对不良行为、违法行为未成年人早期干预,建立台账清单,按照“三包一”工作模式,协调学校老师、企业管理人员、村委会工作人员、公安干警等1130余人对所有重点未成年人进行包联帮扶和教育矫治。同时,推动建立社会观护基地24个,实现县区全覆盖,接收52名未成年人。推动建立家庭教育指导站92个,促进家长“依法带娃”。
今年我市8项特色做法获省委政法委及上级院肯定。
聚力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
市检察院牢固树立未成年人全面综合保护意识,以更加契合未成年人特点。首先在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坚持依法办理,深入开展了成年人性侵未成年人专项监督,建立成年人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不捕不诉同步备案审查机制”,确保依法准确打击犯罪;强化涉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履职,办理民事支持起诉6件,公益诉讼案件50件,开展市看守所羁押未成年人专项监督1次,审查起诉阶段羁押必要性审查改变强制措施5人,开展社区矫正监督纠正脱管漏管、混合执行等2人;强化未成年被害人综合救助,到目前,两级院共开展救助未成年人24人,发放救助金20.6万元;开展未检大数据法律监督,今年开展的未成年人校车安全、残疾未成年人护理补贴和重度残疾补贴发放、医疗系统落实强制报告制度三项大数据法律监督,取得较好效果。
聚力未成年人法治教育
为强化法治宣传,精准普法,我市检察机关针对在校学生、城乡儿童创造不同的学法、知法、守法环境。发挥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全市268名检察官担任330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六一”前后,市县两级未检部门同步举办“检教同行、共护未来”检察开放日活动23场;用好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市检察院门口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全年共迎接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参观1.2万人次,为持续提升基地社会影响力,先后挂牌“全市青少年道德与法治教育基地”“全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全市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进一步完善“小初高”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精品课程,目前已向城乡310所中小学发放1.1万册。今年,除专项工作法治教育外,全市未检部门共开展法治教育活动120场次,受众2.3万人。
聚力未成年人“六大保护”融通发力
未成年人保护不仅是检察机关职责,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为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市检察院不断推动部门共建共享资源融合。
在促推家庭保护中,针对家庭监护缺失、家庭教育不当等问题,制发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180份,促进依法带娃;在促推学校保护中,督促落实控辍保学职责,与市教育局建立控辍保学信息通报机制,并同步开展劝返复学工作;在促推社会保护中,深化未检社会支持体系建设,鼓励全市大力培育当地司法社工体系;在促推政府保护中,积极联络市未保办、市平安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部等,主动向市委政法委汇报工作,争取工作支持。
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未检部门将继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努力把司法保护做深做实,进一步健全综合履职、全面保护工作模式,以高质量检察履职为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