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从莜麦莜面文化看张家口的文化自觉
![]() |
贺宝贵寄情家乡莜麦莜面 |
![]() |
莜麦莜面文化研究课题小组成员深入崇礼区驿马图乡大南营考察 |
![]() |
“王村姑老土炕莜面村”品牌创立人王芳制作家乡莜面美食 |
![]() |
王芳和其团队研发的多样莜面美食助力莜麦莜面文化出圈 |
![]() |
贺宝贵(右一)与课题小组成员王树义(左一)、郜甦银(左二)、孙占月(左三)切磋探讨莜麦莜面文化 |
![]() |
扫一扫,畅游文化海洋 |
本报记者 翟见英
编者按:什么是莜麦莜面文化?
在提出者我市历史文化研究者贺宝贵看来,莜麦莜面文化是张家口人对本土莜麦莜面特性的不断认识与不断应用的理论认知、践行与前瞻,也可以理解为张家口莜麦莜面的物质形态与由它产生的文化形态的总和。
这个概念的提出与阐释,源于对本地莜麦莜面的深入了解乃至潜心研究,体现了张家口儿女的文化自觉。
编撰史书
12月12日上午,在《张家口莜麦莜面文化简史》编撰工作启动仪式现场,贺宝贵、王俊甲、郝志熹、崇连山、王树义、任全军、李树枝、张美华、海霞等莜麦莜面文化研究课题小组成员就即将进行的著史工作深入交换了意见,每个人都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当然,大家同时也是信心满怀,这得益于前期系列扎实的准备工作。贺宝贵自7月份携课题小组成员深入张家口市农科院、崇礼区驿马图乡大南营、沽源县小宏城遗址、张家口北燕燕麦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以及山西省莜麦莜面产地宁武县等多处考察调研,邀请相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莜麦莜面企业代表及各县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者举办座谈会深入探讨,并认真收集、研究相关典籍史料,探源梳理张家口莜麦种植史、发展史。基于对莜麦莜面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向多向度的了解,文化自觉延伸为了文化自信。
在众人眼中,张家口莜麦莜面,积淀了本地人的勤劳智慧,也架通了国际交流的桥梁,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课题小组成员之一、沽源县地方文化研究者陈建国曾于1999年至2001年四次接待“国际燕麦之父”沃恩·布罗斯,布罗斯赴沽源县做学术研究,得出世界裸燕麦原产于中国北纬40度、海拔1100米以上的结论。
而现如今,张家口莜麦育种、产业发展成果喜人,张家口农科院共育成了62个燕麦品种,拓宽了我国燕麦育种资源谱系,约80%的全国燕麦主产区种植品种由张家口农科院育成,张北莜麦地理标志产品享誉全国。
研究越深入,目光越自信,大家的想法也愈加坚定——为家乡莜面莜麦文化编史,这是张家口儿女的文化担当。
编撰史书,无异于一项浩大的学术体系工程,其专业性不言而喻。
启动仪式活动现场,我市地方历史文化学者、新编《蔚县志》执行主编刘国权进行了《张家口莜麦莜面文化简史》编撰培训,就基本法则、体例遵循、章节构建等进行了详细诠释。这是课题组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培训,编撰期间,担任顾问的刘国权将予以进一步指导。
提出流派
《张家口莜麦莜面文化简史》进入编撰阶段,而与此同时,《莜麦远莜面香》书稿正值终审。
在贺宝贵的认知体系里,以莜麦莜面为主题风格的文艺、文创等作品是莜面莜麦文化的重要链节。
《莜麦远莜面香》一书,既有对莜麦莜面文化理论系统性的阐释,又收录了100多篇表现莜麦莜面情思的文艺作品,呈现很强的人文性,莜麦莜面,俨然成为家乡文人投射内心乡愁情思的重要题材和载体。
而书里也首次大胆提出“莜麦派”文学创作流派的观点,这是本书执行主编张美华和海霞长期探讨的人文课题。两人从本地文人作家创作的大量文学作品里发现了相近的审美理想和艺术风格,这种质朴粗犷、真实自然、具有很强生命张力的特质,呈现出了鲜明的塞外风特点,而这方水土孕育的作物莜麦表现出的特性,冥冥中正与此形成某种呼应。
提出“莜麦派”绝非标新立异,其展现的是深切的学术勇气与人文情怀。
活动现场,我市工艺美术师李宁向与会者展示了面塑作品《家乡味道老灶台》,艺术化再现了烹制张家口莜面美食的精微世界,传递着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莜麦莜面不仅可以拓展表现题材,还可以丰富捏塑材料。李宁带来了首件捏塑材料中加入莜面的作品《吉祥福蛇》。李宁惊喜地发现,把莜面掺入原有的面塑材料,更有韧性,还能防腐防裂,这提示她莜麦莜面在文创领域大有空间,这也将成为她日后重要的探索方向。
就像莜面美食花样层出不穷,莜麦莜面的具体辐射领域也远不止于此,在张家口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下,莜麦莜面文化外延无限。
产业驱动
此次启动仪式,“王村姑老土炕莜面村”餐饮公司总经理王芳作为本地莜面企业代表参加并主持活动,20多年里她一直深耕张家口莜面餐饮产业,如今成果颇丰,成为张家口莜麦莜面文化产业实践链节的重要内容。
王芳走的是品牌化路线,力将张家口的莜面特产打造出圈。如今,“王村姑老土炕”餐饮店在本地乃至保定、山西五台县等多地落地开花,餐饮市场拓展的背后,折射的是世人对张家口莜麦莜面文化的认同。
这位莜面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在守正的同时,不断创新思路,她深知要想让家乡莜面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必须接通现代人的消费心理,浇汁莜面快餐、莜面速食半成品、莜面点心、莜稻谷燕麦八宝粥等经由王芳和其团队研发推向市场,极大拓展了传统莜面食品的现代形态,年轻人享受张家口莜面美食变得轻松时尚。
与此同时,“互联网+”也为张家口莜面走向全国注入时代动能。每天3000个纯手工王村姑烧饼,以及手工熟食莜面窝窝、纯莜面粉等,往往是王芳一开播便一抢而空,广大网友尝的是莜面美食,品的是张家口风土人情,件件莜面美食成为鲜明的张家口文化l o g o。
而在张家口这方全国最大的裸燕麦米加工集散地、最大的麦片加工生产基地,种植、加工、制作、销售一体化的新时代全产业实践还在不断开掘,有社会责任感的实干企业家共同致力于张家口莜麦莜面走出国门,成为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