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轮明月里,有中国人传承千年的精神密码

张家口日报 06版长城·文化 2024年09月12日

扫一扫,畅游文化海洋

编者按:年年中秋待圆月,月圆最是相思时。又是一年中秋佳节,碧空明月升起之时,人们沉浸于赏秋景、品秋味的团圆气氛,也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并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中秋节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秋节寄托着人们对于团圆的情感,也铭刻着家国情怀的担当。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悠悠文脉代代相承,凝聚起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心意相连的力量。皎皎月光、桂香浮动,在中国人的精神星空里,始终悬挂着一轮皎洁的月亮,让疲倦的旅人找到重新出发的动力,也为前行者提供清晰而温暖的价值坐标。

本报记者 郝莹玉

乘万里清风,载皓皓明月,优秀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感召每一个人,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建立起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也通过掌握与传统文化对话的密码,深度参与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时至夏历八月中旬,月亮变得圆满明亮,因此人们总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每逢中秋,纵使家人和游子分隔两地,但当大家一同仰望天空中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时,也能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源流演变的历史变迁

又是一年花好月圆时,中秋佳节如约而至。作为中华民族沿袭千年的传统节日,中秋承载着人们对月圆人团圆、平安阖家欢的美好期盼。嫦娥奔月、金蟾玉兔、吴刚折桂的古老传说,以及祭月、赏月、品月饼、赏菊赏桂、饮桂花酒、燃灯等中秋习俗,不仅丰富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也为我国的民间节日增添了多样的色彩。

中秋又叫仲秋、月夕,是从上古时代就有的月神信仰衍变而来,逐渐发展为流传几千年的敬月之风与祭月习俗。而中秋成为节日,是唐宋以后的事。

隋唐时代的繁荣,激发了民间在仲秋祭月时节的玩赏之风、赏月之风和民间流传的祭月风俗逐渐合流,诗歌勃兴,科举开考,无数背井离乡的学子,在丹桂飘香的时节由“举头望明月”的月神祭祀,由纪而祭,由祭而庆,人们并不十分刻意追求在秋夕祭月,所以,最接近秋分点的一个满月日,就成了秋月祭赏之节最佳的选择。

唐宋文人中秋赏月多伴随着宴饮聚会,这一形式也为民间所效仿。到北宋中期,形成了以文人官僚的诗筵笔会和市民宴饮玩乐并行的大众化的节日。但宋代山河破碎,外敌侵扰,中秋的节义有了更不一般的内涵,中秋的圆月弥足珍贵,“团圆”的特征及其象征意义被凸显出来。

“祭月”与“团圆”,才使中秋节的习俗内涵变得完整而更富意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祭月情感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团圆期盼合二为一,奠定了中秋节日文化的基本内涵。

由此可见,中秋节是“祭月节”,也是“团圆节”。

中秋的月亮是特别的皎洁、明亮与圆满,具有象征性的意义。祭拜月神的风俗一直延续至今,祭月的人家先朝月出的方向,设下供案,陈列一些应时的瓜果,再加上清茶、素油、月饼、糖果等祭品,等月亮升起,便燃烧斗香,全家人恭拜。

传统节日和美学的结合,使得中秋节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民俗节日,透过美学的视角我们可以挖掘其更深层的文化内涵。中秋节作为国内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其发展的长河中虽然有的风俗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变化,但是其亘古不变的主题还是团圆。“团圆”是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情感,而借由美学思维剖析节日文化更有益于我们形成独特的民族时代特色。

自然馈赠的生活美学

中秋节最重要的一个风俗——“吃”。时至今日中秋节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一样,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情感。

而月饼一词源自南宋吴自牧《梦粱录》,最初是用来祭祀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和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因为月饼是圆的,所以也寓意着家人团圆和睦,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而月饼寓意团圆的意向是从明朝开始的,月饼发展至今仅从产地上分别就有广式月饼、苏式月饼、京式月饼和潮式月饼四大派别。而且随着现代口感的不断创新,非传统类的月饼种类也已经越来越多。

而关于月饼的来历民间最为耳熟能详的就是朱元璋的故事。相传在元朝的时候,中原的百姓不甘忍受元朝的残酷统治。而朱元璋想联合百姓一起反抗,但是官兵搜查严密,军事家刘伯温想出对策,在月饼里面塞入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传到各地的起义军中从而推翻了元朝,这就是关于中秋节“月饼起义”的传说。

当然了,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可不仅仅是月饼这么一种,大家要知道中秋时节正是螃蟹上市的季节,螃蟹作为餐桌上的美食最早追溯到西周时期。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对“吃螃蟹”有着特别的钟爱。据记载曹雪芹吃螃蟹非常讲究,“持螯更喜桂荫凉,泼醋擂姜兴欲狂”。这种品蟹的风俗也一直延续至今,现在人们吃螃蟹会搭配生姜、醋一起吃,因为螃蟹性寒,这样中和一下就比较完美了。

另外,早在清咸丰年间《顺德县志》就记载:“八月望日,尚芋食螺”,中秋节食田螺的原因也是八月田螺空怀,肉质鲜美营养,是食用田螺最佳的时期,所以在中秋节,不少家庭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除此之外中秋节还有吃芋头的习惯,寓意着辟邪消灾。而且中秋时节也是赏桂花、饮桂花酒的最佳时期。桂花最初是因其实用性而被人们认知,桂是作为食物满足人们的需要。中秋时节,桂花也是开得最旺盛的时候。这个时候人们仰望星空,闻着阵阵的桂花香酌上一杯桂花酒,全家团圆,尽享天伦之乐。

古今皆然的团圆情愫

花好月圆,人们渴望团圆幸福美满的生活,也愿意为这样的生活努力、奋斗。这是中国民俗中极富民族特色和魅力的地方。在中秋之月的脉搏之下,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氤氲着延绵千年的审美与哲思,沉淀了中国人对故乡的依恋、对美好的向往、对幸福的追求。

渴望团圆,是中秋节萦绕难去的情怀。若能亲友相聚把酒邀月则高兴欢喜,若远走家乡亲友分离则忧思从中而来。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写道:“银台金阙夕沈沈,独宿相思在翰林。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李群玉《中秋广江驿示韦益》写道:“泪逐金波满,魂随夜鹊惊。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都表达了中秋节怀念朋友家乡的深切情感。张祜有《中秋月》诗云“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更鲜明揭示出中秋节在其初兴之时的唐代就已经具有深深的团圆内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现实,中国人仍然拥有乐观的心态,总是用共享一轮明月弥补现实的缺憾,慰藉相思的心灵,创造出一种新的团圆方式,无论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还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抑或“明年佳景在,相约向神州”,都是如此。它们和戏曲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焦仲卿与刘兰芝鸳鸯共鸣异曲同工,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人积极乐观的大团圆意识。

从历史上讲,中秋节渴望团圆的情感开始主要集中在亲友和家人之间,至迟到宋代,已从一人一家的悲欢离合上升到国家的层面,如刘辰翁《水调歌头》词:“想见凄然北望,欲说明年何处,衣露为君零。同此大圆镜,握手认环瀛”,便抒发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如今这种家国情感依然在延续。

中秋节是团圆节,渴望团圆的情感使它为亲人团聚提供时机,而团聚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团圆意识,培养了人们的家国情怀。由团圆而团聚而团结,中秋节让人们从内心生长对亲人、乡土和国家、民族的爱,并凝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

玉露生凉、丹桂飘香的宜人时节,于花好月圆之中,享用劳动果实,感受人情和美,大概就是我们想要的理想生活吧。

中秋节,一家人围坐一堂,父母给孩子念诵几句与月亮有关的诗词,爷爷奶奶讲讲吴刚嫦娥的故事,一起吃月饼赏月……这样的幸福,古今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