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根据《张家口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市P 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3%以上
让蓝天常驻“气”质更佳
![]() |
|
核心提示
8月1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生态环境部门相关负责人就《张家口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行解读。
《方案》的实施,为我市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绘制了清晰蓝图。《方案》通过七项25条具体措施,将推动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并促进产业、能源、交通等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绿色地台的生产生活方式。到2025年,全市P 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3%以上;氮氧化物和V OC s排放总量较2020年分别削减7000吨和2000吨以上。
□本报记者 郑媛媛 通讯员 郭静娴
多措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发展
加速绿色低碳转型是成为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重要举措。
《方案》提到,我市将深化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产业绿色发展。严格环境准入,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清单和产业准入条件,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和省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原则上采用清洁运输方式。同时,加快落后产能退出,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禁止淘汰类项目上马,加快调整优化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着力培育体育文化旅游、冰雪、大数据、可再生能源、现代制造、绿色农牧六大产业,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加快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发展
空气质量的改善必须与低碳转型结合。
围绕优化能源结构、加快能源低碳发展,《方案》明确,深化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动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开发利用。到2025年,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4300万千瓦以上,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80%以上,全市可再生能源消费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45%以上,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3%以上。
实施燃煤(燃气)锅炉关停整合。将燃煤供热锅炉替代项目纳入城镇供热规划。加大热电联产覆盖区域内管网建设整合力度,2025年底前,力争完成张家口西望热力有限公司6台100蒸吨/小时燃煤锅炉热源替代项目。实施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持续巩固清洁取暖成果。
大力发展绿色运输体系
交通领域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方案》提到,我市要持续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短距离运输优先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或新能源货车运输。探索将清洁运输作为重点行业新改扩建项目审核和监管重点。新建及迁建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储煤基地和粮食库,原则上接入铁路专用线或管道。
加快提升机动车清洁化水平。以《张家口市氢能产业跨越行动方案》为引领,加快推进氢能车辆推广应用,努力提升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轻型环卫等车辆中氢能、电能新能源车比例。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在电动重型货车运输沿线布局建设大功率快充站和换电站,到2025年,高速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力争不低于60%;基本消除非道路移动机械“冒黑烟”现象,基本淘汰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
全面强化污染治理减排
《方案》提到,狠抓扬尘污染治理。聚焦施工工地、线性工程、裸露地块、闲置场院、露天矿山、平交路口、城乡道路、露天停车场、城乡接合部、工业企业料堆场、储煤场、商砼等重点领域,开展扬尘治理攻坚。持续推广主城区和其他县区建成区道路“水洗机扫”作业方式,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保持100%。到2025年底,主城区和其他县区建成区平均降尘量不高于5吨/平方公里·月。
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各类环保问题,持续强化多污染物减排。加强V OC s和恶臭异味治理,加强部门联动,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餐饮油烟及恶臭异味扰民问题。
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深度治理。高质量推进水泥、焦化行业全面超低排放改造,开展垃圾发电企业S C R脱硝设施改造。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实施湿地保护和修复,进一步增加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到2025年,全市森林面积稳定在1369万亩左右;草原面积稳定在1351万亩左右;持续推进察汗淖尔、安固里淖湿地保护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