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性化教学 陪伴式管理

给就读学生一个温暖的家

——张北县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高标准完成

张家口日报 05版县域·张北 2024年08月13日

本报讯(记者 孙琳 通讯员 孙玉婷)用爱培育教育之花,用心书写成长答卷。近年来,张北县以关心关爱农村少年儿童为切入点,通过乡镇小规模学校整合调整以及寄宿制学校建设,在全省率先开启了向县城集中、办封闭式寄宿制学校新模式,着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取得了学生开心、家长满意、学校欢迎、社会赞同的良好效果。

标准化建设 打造寄宿制学校内涵发展新样板

走进张北县树儿湾小学,朗朗书声响彻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干净整洁的餐厅、温馨舒适的宿舍映入眼帘,整个校园洋溢着生机与希望。每间教室都配备新型的多媒体设备,老师生动翔实的讲解与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设备结合起来,让课堂学习变得更加有趣;衣食住方面,教师们全程指导、陪伴,要求孩子们遵守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并且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时间管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2023年,投入资金约700万元,配置了人脸识别、翻墙警报等信息化管理设备,建成亲情小屋、悄悄话吧等亲情化专用教室,高水平打造了树儿湾小学寄宿制标准化示范校。

在张北,这样的寄宿制学校共有13家,按照“先建后撤、均衡发展”要求,将位于县城西、北、东南部的兴和、树儿湾和义合美新城三所小学,通过新建宿舍、餐厅等基础设施,改建为寄宿制学校,总投资4880万元,建筑面积15434平方米,增加寄宿学位1800个,入住1320人,实现当年设计建设、当年投入使用。

人性化教学 创新区域整体办学效益的新路径

“如何结合学校实际,在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创办特色学校?”这是新时期县域寄宿制教育新的思考。张北县深入思考,科学谋划,重点突破,将寄宿制学校建设与落实“双减”政策相结合,与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建设相结合,做好规划,打造特色,提升品位。

特色办学是寄宿制学习长足发展的新路径。义和美新城小学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打造花园式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优越就读环境。树儿湾小学以航模为引领,全力打造科普育人的特色学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和小学借助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办学条件,重点解决随迁子女入学就读需求,解决务工人员后顾之忧。

张北始终坚持人性化、科学管理,坚持“尊重家长意愿、不加重家长负担、好事办好”原则,分三批完成了20所乡镇小规模学校整合,共涉及学生804名,教职工482名。出台了《农村学生就学交通保障工作方案》,雇佣24辆班车接送学生,136万元经费财政负担,实现了交通有保障、接送有专人、家长不花钱的目标。

陪伴式管理 开启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模式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为了让学生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在家般的温暖,始终以爱为底色办有温度的教育,寄宿制学校针对寄宿小学生从生活起居、日常管理、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关爱、呵护,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在生活上尽量为学生排忧解难,在思想上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

张北县以上好思政课为契机,助力培养学生感恩、节约、文明等美德,把“不浪费”“勤洗澡”“爱卫生”等表现纳入学生素质考评指标。比如,兴和小学将思想品德教育纳入德育量化考核,将学生的用餐记录、内务整理等表现情况进行细化管理、量化考核,每学期评出“文明之星”“诚信之星”予以奖励。

在生活上,挑选培养优秀教师担任保育员,实行食宿“双陪”制,摸清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性格特征,有针对性地在生活上、学习上对他们给予关心和帮助。在宿舍还安装了广播小喇叭,每天定时播放睡前故事和晨醒音乐,特别是在睡前15-20分钟播放故事。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正是因为学校追求打造学生舒心、家长安心的校园文化氛围,才使得学生能够在扎实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获得全面发展。

未来,张北将以打造区域优质教育中心为目标,聚力奋进、创先争优,始终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不断推动教育政策和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