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调解“先行”官司“止步”

四起案件探寻法院做实定分止争“秘籍”

张家口日报 07版法治 2024年08月12日

“抓前端,治未病”,今年以来,全市法院推进法院主动调、委派调、多方合力调、延伸服务上门指导调的“四调融合”诉源治理体系,实现了诉源治理提质增效、提档升级,有效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避免群众诉累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也是我市法院做实定分止争的有效实践。

本报记者 李颖 通讯员 李文江

初发矛盾法院“主动调”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及时采取诉前保全措施,我们的车款可能就要打水漂了”。原告某汽贸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道。

今年6月,某汽贸公司与被告冯某签订了车辆买卖服务合同,原告依约协助冯某向银行办理了购车贷款,但冯某未按约定完全履行还款义务。其后,冯某准备变卖车辆,该汽贸公司到法院提出诉前保全申请。了解到案件情况比较紧急,经开区法院法官立即审查材料,及时出具保全裁定书并采取保全措施,确保了涉案财产不流失。

冯某得知其车辆被查封后,主动联系承办法官询问原因,承办法官向冯某释法明理后迅速组织双方开展调解工作,冯某表示愿意还款并于次日履行了还款义务。该案中,经开区法院主动调,利用“诉前保全+诉前调解”,从当事人递交立案材料到冯某履行完毕,仅仅用了3天时间使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行业纠纷委派“专职调”

原告张某因肺上叶结节,在某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后质疑医院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过失,遂与该院发生医疗纠纷。桥西区法院受理案件后,考虑到案件专业性,利用法院调解平台将该纠纷委派至市医调委。随后,市医调委调解人员运用医学专业知识,立即开展诉前鉴定。同时在法官的指导下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多次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申请司法确认。

面对涉及行业的案件,法院采取“诉前鉴定+行业调解”模式,将调解工作委派给专业人员,既充分发挥了行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解纷优势,又节省了等待鉴定时长,减轻了双方诉累,因为有专业人员介入,也更能令双方当事人信服。

疑难矛盾“合力调”

“感谢法官为我们耐心调解,使我们的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也让我们真正懂得了如何守法。”某小区车棚管理人员说。

今年7月,德胜街某小区车棚发生火灾事故,造成部分业主车辆毁损。因涉及当事人较多,无法就赔偿事宜达成和解。桥东区法院第一时间依托“法官工作站”与社区的“小区调解室”开展合作,分批、分类型对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逐件开展调解,解答当事人在法律方面的疑问,从而消除了他们的顾虑。最终,“法官工作站+小区调解室”合力成功调解车棚火灾系列案件40余件,双方当事人对结果均表示满意,也减轻了群众奔波到庭诉累。

“三不到庭全到家”上门调

阳原县台家庄村王某因家中长子去世,与其另外四子就遗产继承问题产生纠纷,在村委会协调未果的情况下,向阳原县法院求助。法院法官得知情况后,考虑到王某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便主动上门入户进行亲情疏导,详细解释遗产继承相关法律法规,最终使各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签署了调解协议并及时履行,避免了矛盾升级,母子庭上对簿。

阳原县法院延伸服务推行“三不到庭全到家”上门调,极大方便了残疾人、70岁以上行走不便的老人、没有交通工具处于偏远山区的当事人,今年以来指导诉前调解案件258件,调解成功231件,调解成功率达89.5%。全县实现无讼村146个,其中大田洼乡实现全乡无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