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我们的父母不仅老了还可能抑郁了

——我市老年抑郁症调查

张家口日报   2024-08-05  




本报记者 武雅楠 通讯员 李海帆 

抑郁症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群抑郁症的患病率,保守估计在10%-15%。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在方案中,老年人被列入抑郁症高发的重点人群之一。

而在我市老年抑郁的就诊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以市沙岭子医院为例,每年老年抑郁症就诊人数达到6000人左右。老年患抑郁症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症状?老人怎样预防和治疗?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市沙岭子医院的专家。

“反常”的父母们

心情不好、失眠、情绪不稳定……市民张先生的父亲老张退休三四年了,本以为退了休有大把的时间在家“享清福”,没想到退休后的老张加速衰老,情绪也越来越低落,原本积极乐观,精神抖擞的父亲怎么就变成了暴躁易怒的“怪老头”?让张先生百思不得其解。

无独有偶,当张先生向同事李女士倾诉自己的苦恼时,才发现李女士也在被母亲的“反常”折磨,而她母亲面临的问题似乎更大。

李女士的母亲今年70岁了,两年前李女士父亲去世,她的母亲整日沉浸在悲痛中,经常把“不想活”挂在嘴边。最初子女们都觉得老人年纪大,情感脆弱,只能默默安抚。最近老人开始出现头疼、胸痛、背痛、腹痛等症状,家人陪着看遍市里的名医,又到北京各大医院挂号,检查结果都没有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但老人难受也是实实在在的感受,本来沉浸在悲痛里的老人,又开始担心自己得了“癌症”,心情更不好了。

辗转多家综合医院,“走投无路”的李女士被医生建议——带着母亲去看看精神专科。

身体的疼痛可能来自精神

“这样的情况很可能是患上了老年抑郁症。”对上述案例,市沙岭子医院心理科主任李育军这样说。李育军介绍,多数老年抑郁症患者前期对自己的病情都认识不足,几乎很多人都是出现了躯体化症状才选择治疗,而40%-50%的患者首选综合医院就诊。但是在综合医院被识别出抑郁症的只有20%。这就导致老年抑郁症被忽视,本应该最早挂号的精神科往往成为很多老年人身体莫名其妙“不舒服”时,求医问药的最后一站。

李育军说,从生物学因素来说,抑郁症的生物学特点是脑内调节情绪的化学神经递质水平出现失衡,相当于大脑的高级功能出现了损害,身体各部分的神经末梢传递着失衡的化学递质,进而表现为躯体感受与功能的异常。比如,五羟色胺功能的下降使得疼痛体验更加明显,多巴胺功能低下会造成动力不足,肾上腺素水平不稳定会来带血压的不稳定等等。而人们只关注治疗或缓解症状,而不深究情绪原因,情绪症状容易被躯体不适主诉所掩盖,致使老年抑郁症识别率低下,往往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忙碌的”老年精神科                        

市沙岭子医院老年病科,是京张医疗合作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这个在北京回龙观医院帮扶下成立的科室,虽然运行只有三年多的时间,却是医院最忙的科室之一。副主任李润霞介绍,这里每天的门诊量都在40多个,其中三分之二都是老年抑郁症的患者。        

患者的增多让医院投入了更大力度进行学科细分,过去市沙岭子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都在一个病区。但相较于年轻的抑郁症患者,老年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更明显,而老年精神心理科能够多学科综合施治,也能针对老年人的特殊性进行心理的精准干预。

“过去我们医院也有老年抑郁症的患者,但是没有近几年这么集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进入了老龄化阶段,另一方面也和社会发展节奏快,老年人不适应有关。”李润霞介绍,来就诊的许多老年人,都陷入‘失去个人价值’的恐惧中;他们渴望被关注和倾听,但身体机能日渐衰退,社交一点点缩回;有人丧偶、有人独居,在社交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他们却无比孤独。“他们是我们今天的父母,也可能是明天的我们”李润霞说。

爱与药都能救命

在李润霞看来,能突破“病耻感”主动看心理科,是社会的进步,可大多数家庭,对心理健康还不够重视。目前治疗抑郁症的办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但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并不好。抗抑郁药起效较慢,一般要服用2周后症状才有所改善,有的要8周才能取得临床疗效,在症状完全缓解后仍需维持治疗至少6-12个月,预防复发。但在服药过程中患者及家属常常不遵医嘱,随意停药,导致病情复发。而老年精神心理科病区,人员流动是最快的,因为老人稍微好转就出院,达不到理想得治疗效果。

与系统的治疗相比,关爱是最经济的治疗方法,也是对抗疾病的良药之一。

“我们好像认为‘老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没有人去主动迎接老年,也不会有人预期设想我的老年生活可能是怎样的,我需要做怎样的准备。但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很多人无法面对身体的衰老、慢性病的增多。”在心理关爱方面,李育军主任提醒,很多子女觉得,“老了就都那样”,他不会想到人老了,可能变得更脆弱,依赖性更强,承受能力更差。对于老年人要给予更多耐心,也需要注意语言方式。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