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民生直通车
道路天天挖,究竟怎么了?
在市中心的繁荣街道上,蓝色的围挡如同城市的补丁,一条条原本畅通的道路变成了“迷宫”。行人绕行、车辆缓行,沿街商铺门前冷落,市民王阿姨无奈地摇头:“这路啊,今天东边挖,明天西边补,我们出门买个菜都得绕大圈子!”沿街的店铺老板李先生也连连抱怨:“围挡挡住路,顾客都不愿意绕道进,生意大受影响。”
“我们的道路,为何总在挖?到底在挖啥?”面对市民的困扰和疑问,我们走访了多处居民和商户,收集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并邀请到城市道路挖掘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专业解答,旨在寻找城市道路“开膛破肚”背后的真相。
问:为什么城市道路总是频繁开挖,好像没有尽头?
答:城市道路频繁开挖,主要是因为城市发展速度快,老旧基础设施升级、新管线铺设等工程需求大。一方面,老旧的地下管网如供水、排水、燃气等需要升级改造以适应现代城市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城市规划调整,新的线路铺设、交通设施改善等工程不断涌现。这些都直接导致了道路开挖的频繁。过去可能存在规划不周、信息不共享的情况,导致重复开挖。但现在,我们城管部门已经采取了严格的年度挖掘计划制度,力求通过科学统筹,减少不必要的开挖。
问:如何保证道路开挖是必要的,而不是随意为之?
答:为解决这一问题,城管部门采取实行年度挖掘计划制度,对每一项道路挖掘工程都进行严格审批。要求所有建设项目提前申报挖掘需求,通过“事前计划”合并同类工程,只有列入年度计划的城建项目或应急工程才能获得许可,同时,对新建或大修的城市道路设置了严格的开挖限制期,避免短期内同一区域多次开挖。
问:如何减少施工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答:我们推行了“事中联动”机制,相关部门协同工作,尽量缩短占道时间,减少占道面积。施工中会采取多种措施减轻施工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包括夜间施工限时、使用低噪音设备、设置防尘设施、缩小围挡范围等,尽量减轻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干扰。同时,鼓励市民通过12345热线反馈意见,参与监督。
问:道路开挖后,如何确保及时修复,避免“拉链路”?
答:对于道路修复,我们实行严格的“事后监管”,要求施工单位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修复,并达到原有道路标准。城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未经审批擅自施工、超时施工等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要求立即整改。同时,加强对道路修复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道路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记者手记】
城市治理的智慧与挑战
王松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血脉,承载着发展的“脚步”与民生的“温度”。每一次挖掘,既是对城市机能的必要维护,也是对市民日常生活的“临时打扰”。面对这份“爱恨交织”的现实,如何在满足发展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公众生活的影响,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近年来,城管部门推出一系列城市道路挖掘管理的相关举措,如简化审批流程、并联办理管线接入、强化监管与公众参与等,正朝着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方向迈出重要步伐。然而,要彻底解决“道路天天挖”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强化跨部门协调机制,以及提升施工技术与效率,最终实现城市建设与居民生活的和谐共生。
市民作为城市大家庭的一员,也要认识到,科学合理的道路挖掘管理,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是让我们通往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的必经之路。我们理应给予更多的理解与配合。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份理解与支持,都是推动城市文明进步的宝贵力量。
城市道路的每一次挖掘与修复,如同城市的“微创手术”,看似是城市的一时“阵痛”,短期带来不便,但长远来看是为了城市更健康的发展,也都是城市成长的印记。让我们携手同行,以包容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在科学规划与智慧管理之下,共同支持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让城市的“伤疤”能越来越少,道路更加顺畅,共同打造一个更加便捷、宜居的城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