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聚焦世界一流打造全国藜麦产业化第一乡

张家口日报 01版头版 2024年04月11日

沽源县白土窑乡党委书记 马兴华

开栏语

当前,“争一流、当冠军”活动正在全市上下火热开展,推动活动在基层落地落实是关键一环。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比学赶超、奋楫争先的斗志干劲,形成众人拾柴、推动发展的浓厚氛围,今日起,本报开设“争一流、当冠军 基层大擂台”栏目,针对当前全市重点领域、重点工作,设置不同主题,邀请部分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县(区)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就他们在推动重点工作、促进高质量发展中“争一流、当冠军”的好招数、好办法、好经验进行分享,比一比,看一看,晒一晒,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全力推动各项工作提档进位、争先创优,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依托冷凉天气、栗钙土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白土窑乡发展藜麦产业,去年种植1.6万亩,占全国近二十分之一,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乡镇之一,亩均纯收入1000元,为其他作物的五倍左右,并拥有全国知名藜麦龙头企业,种植技术、机械化程度、产业化程度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争一流、当冠军”活动开展以来,白土窑乡立足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强化顶层设计,谋划“党建引领、政府推动、市场导向、科技支撑、企业带动”总体发展思路,制定“公司+基地+合作社+专家服务+农户+餐饮业店铺”发展模式,力争2024年底,基本形成涵盖食品、饮料、医药、保健、佐料、酒品等多种类别,集藜麦育种、种植、加工、产品研发于一体的综合产业链,实现产值3000万元,聚焦世界一流打造“藜麦产业化第一乡”。

扩基地、强基础。扩大种植建设产业园区,发展订单农业,发动广大农户参与藜麦种植,年内全乡藜麦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带动就业2000人。依托现有藜麦加工厂,规划建设占地100亩的小型藜麦产业园区,引导入园企业从事原粮收购、原粮粗加工、净粮存储和藜麦产品生产加工等行业,充实产业链条,9月底前建成投运,入园企业达到2家以上。 (下转第三版)

引人才、强科技。对接联系中国作物学会藜麦专业委员会、河北省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等藜麦方面专家及县内土专家,组建不少于30人的藜麦技术专家团队,全力打造全国藜麦产业技术“核心研发地”和产业配套服务“核心供应地”。加大对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扶持力度,依托河北省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技术支持,新建200亩以上标准化藜麦种子繁育基地1处,并逐年扩大繁育基地面积。

重研发、拓市场。开发拓展食用新方式,试验种植藜麦芽菜和藜麦苗菜2万平方米,年内研发推广藜麦预制菜、藜麦火锅菜、藜麦腌菜等10—15个新菜品,推向市场,提高藜麦产品附加值。通过与食品、饮品等相关生产企业对接,共同开发推广藜麦饮品等新产品5—10种。积极举办承办一批以藜麦为主题的特色文化活动,大力宣传藜麦美食制作,让更多群众能够广泛了解藜麦、吃上藜麦、认可藜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