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花地
春行垄上
![]() |
|
![]() |
|
马青山
因为心里惦记着赏春的事,午休就不踏实。破了平时的例,匆匆地起来,便足踏在这暮春里的垄上了。
因田野行人稀少缘故,且垄原来也不是路,脚踏上去,感觉着有些酥软。垄的两旁种满了大豆与葵花。大豆刚顶破土皮,露出了稚嫩的脸。小指头肚大小的两个半瓣,被嫩芽托起,犹如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葵花也只有两片叶儿,黄色的饼子尚不见踪影且正在其中静静地孕育。它东看看,西望望,满是好奇的样子。它通体细细的,并且长满了茸毛,有如蜂的腰,更像是西子湖畔的女子,迈着碎步,扭动着身子,满满的全是柔美与妩媚,一副弱不经风的样子。我轻轻地行走于这田野的土垄上,没有一丁点儿的响动,生怕吵醒了这婴儿甜甜的觉。
布谷鸟于广袤的田野上孤独地飞行,离地面低低的,那肚子差一点就挨住地了。嘴里“布谷”“布谷”不断地叫着,似乎是以自己字正腔圆的叫声,提醒着人们别耽误农时,赶紧播种。
这是一片无垠的农田,站在此处环然眺望,视野就特别开阔。这一畦一畦的田野,似梯子形状,故而名之为梯田。垄右边是果树,主干成人的胳膊粗细了,蘑菇般的树冠上缀满了花儿。花正开得热烈,你追我赶的样子。杏花是浅红的,桃花几近杏红,也是红色,梨花则稍有所异,为白色。漫无边际的田野里,处处为繁华覆盖。蜜蜂“嗡嗡”地吟唱着,组成了美妙的歌声,正抓住良好的季节,盘旋其左右,或稍稍栖息于从花心里伸出的花蕊上,潜心采着花粉,准备回去酿成甜的蜜。蜜是甜的,可以止咳化痰,若是女士涂在脸上,还有滋润细腻皮肤的功效,起到美容的作用,故为众人所喜欢。
不管怎样,已经实实在在走进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意境处了。这正是我要千里迢迢,从城里远足于此寻找想要的东西。本来午休起来是要驾车的,结果却放弃。你把这现代的文明,置于原汁原味的大自然中,是何其的不协调啊!寻觅的、品尝的,正是这种人迹罕至的田园深处的东西。
几个农民正在梯田的树底下躬耕。他们耕作得极精细,口中哼着小调,面容上洋溢着笑意。他们播撒到土地里的是种子,并不显眼;若是到了夏季,正是它们的茎繁叶茂,才成就了一夏的热烈,也形成了大面积的阴凉,为人们提供了乘凉的环境。它们是悄声无息地为着夏天的枝繁叶茂做着嫁妆;秋天的收获,也与种子的贡献有关。家家户户的屋檐下,堆满了收获,不是苹果,就是小山一般的葵花饼子,还有阳光下闪烁着金灿灿光芒的玉米棒子。每每这时,种子们心里是最惬意的,脸上常常流露出喜悦的笑容……
偌大田野里,有几个农民,就像凌晨天空里的几颗星星;繁茂的果花里,点缀着几个黑点,犹如蓝天下飘着几片数得清的云彩。半晌午时分,黑点儿不见了。他们是去了河边。
“今年杏花比去年多。”
“今年收成好,这么多的花,让人们旅游,肯定挣得多。”
两个农民指点着,就有了上述的对话。面对了大自然的美景,他们兴奋难耐。日日行走劳作农田里的他们,对此已是习以为常了。他们听着手机里的音乐,把劳动的苦累,早已于歌声里飞撒。他们对土地的经营,宛如诗人作诗一样认真,诗人面对的是稿纸,拿的是笔,农民面对的是大地,手里拿的是锄头。那阡陌交错的田地里,长出的庄稼,不就是平仄讲究对仗工整的律诗绝句吗?应该说,这是最有生命的绿色诗行。生命之树常青,不是吗?
整个空旷的田野间,处处弥漫着果花的馨香,这花香正是春天的气息啊!
冬眠了好几个月的山坡醒来了,揉揉惺忪的睡眼,端详着半山腰的绿果和树木,一阵阵的欣喜。玉兰花开得正旺,把山之阳涂染得极是美丽。山坡已然不再是山坡,而是一副色彩鲜艳的水彩画了。浓浓的杨树,一字儿挤进两面是山坡的沟里,远处看了,犹如一个三角形。真可谓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了。我真是幸福,刚刚走出晋代陶渊明的美妙田园,又踏上了王维孟浩然的山水诗的原型。运气得有多好,才能置身于如此难言的美景。
在春天,河流也不愿再寂寞。它同样也羡慕着即将到来的夏的热烈,对于夏天的热烈的凉爽,它和种子一样,也想出一份力,它安卧于山脚下,不知多少年了。围着山峰绕一圈,不知流向何处。白的水,青的山,相映成趣。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冰,下面是水。阳光照住的地方,大块结实的冰就裂了缝,“嘎叭”、“嘎叭”几声脆响过后,冰就断了,斜着掉进水里,随水漂流一段路,也便成了水。鱼裸露着黑色的背,摇着尾巴,自由地玩弄着水,悠闲地游着。河水也同样伟大,年年岁岁不竭不说,还灌溉着大面积的农田,孕育了河两岸的农耕文明。
河边湿地有芦苇的地方,不知名的大水鸟长了长长的腿,迈着优雅的步子,体现出绅士伯爵的风度与气质,仰头欣赏着这一年一度的春色。头上顶着高高的红羽毛,像孔雀。我想汉武帝那威武的皇冠,一定是模仿了这河边湿地大鸟的羽冠。
真的是又一次的庆幸起来了。多年下功夫没有找到的春的美景及韵味,就被我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并且也充分地享受了。于是我自拍了许许多多的照片,存于手机相册里,成为永久的珍藏和纪念了。有同窗或友人前来造访,不管同城,还是外地,都要打开,指着照片讲述上一番,时光在细数中悄然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