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发挥冬奥遗产最大效益
让奥运遗产发挥最大效益,助力城市和区域高质量发展,需要做好后冬奥文章。
第一,推动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奥运经济新的增长点。
后冬奥时期,应以推动体育场馆赛后利用为抓手,推动奥运场馆、场地面向社会开放共享;还要加强对奥运场馆、冰雪运动场地及设施的统筹规划与使用,持续促进冰雪运动项目的普及,带动体育和冰雪产业发展。此外,还可依托场馆和设施的双奥特色,鼓励“体育+会展”“体育+旅游”“体育+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奥运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二,充分利用好奥运遗产,推动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
北京冬奥会25个竞赛场馆和训练场馆采取北京、延庆、张家口3赛区分散布局的方式,以此带动更大范围体育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使京张两地区域交通更加便捷,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产业联动更加紧密,公共服务更加均衡。
张家口充分用好办赛经验、场馆等一系列奥运遗产,不断放大冬奥效应,借助丰富的冰雪资源探索冰雪消费新路径;河北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后奥运经济发展的意见》,成立河北省加快推进后奥运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发展后奥运经济,努力使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做好后冬奥文章,应结合经济转型升级、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目标,让后奥运经济“活”起来、“火”起来。
第三,积极发挥北京奥运体育文化集散地的作用,进一步扩大首都“朋友圈”。
冬奥会后,北京作为奥运体育文化集散地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双奥城市是一张有魅力的国际交流名片,应加强与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世界奥林匹克城市联盟等国际组织的联系沟通,与奥运城市、北京友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奥运遗产机构、未来奥运会主办城市开展交流互动,进一步扩大首都“朋友圈”,做好北京奥运遗产经验和成果输出。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中心办公室主任 皮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