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往事如歌

断桥沉思

张家口日报 08版长城·作品 2023年11月16日

武斌

我是九月二十四日由北京朝阳站出发直达辽宁省丹东市的。

我看了两座断桥:一座是位于河口镇的清城桥,另一座是丹东市区的鸭绿江断桥。它们和集安大桥是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赴朝的三大通道。

站在鸭绿江边,望着断桥,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抗美援朝战争中,有多少先烈由此桥通过奔赴前线,而那些为民族而战、为和平而战的志愿军战士,有的却一去不返。我眼前涌动着上甘岭、松骨峰、长津湖……那一幕幕用血肉、用意志、用信念而战的悲壮而英勇的场面。因为他们知道,在他们的身后是刚刚诞生的新中国;他们的身后有他们的战友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在他们身后有自己的父母妻儿和兄弟姐妹。于是他们用绝死的信念,义无反顾地去赢得这场战争,用绝死的信念去洗刷自鸦片战争以来那屈辱的历史。

抗美援朝这场战争,我是在《中国革命史》教科书的数字里,在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令人泪目的情节中,在现代影视的动人画面中窥见一斑。最终是在一位军旅作家和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国老兵的交谈中,才初识这场战争的悲壮与惨烈。

赴朝鲜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在没有任何现代化装备、没有制空权、用血肉之躯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队在开战。用毛主席的一句话说,这是一场“乞丐与龙王爷比宝”的战争。

我们凭什么能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是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用顽强的意志,用坚定的信念,用“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气,为我们打下了七十年的和平环境,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

美国老兵嘴唇哆嗦着,眼中露出恐惧的神色:“‘他们像移动的圆木’一批批倒下,一批批又冲来。他们像潮水。他们喊着,冒着我们密集的炮火,在冲锋,毫不犹豫。雪被染红了,河水被染红了,但他们还在喊着,还在冲锋。”美国老兵哆嗦着干了一杯酒哽咽了。他叹了口气,中国军人太厉害了!

美国老兵的描述,在我的脑海里产生了一个场景:长期埋伏在冰天雪地里的我们的先辈,我们的英雄,冲锋号响起,他们迈开冻僵的双腿,趟过冰冻的河水,棉衣变成了冰雕的铠甲。他们在艰难而无惧地冲锋,“像移动的圆木”。

在断桥上,我看到了一个让人泪目的场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抚摸着断桥上的角钢痛哭失声。经询问,他们的父辈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所幸的是,一九五三年他们的父辈都活着回到了祖国。

他们在父辈的熏陶下成长、变老。父辈对这场战争的描述、对战友的怀念,对战争中涌现出的杨根思、黄继光、邱少勇……英雄事迹的教育,像烙印永刻在他们的心中。他们因怀念父亲而来,断桥却触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怎能让人不流泪呢?

我们的先辈,用他们坚定的信仰、顽强的意志、不怕牺牲的精神,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为共和国打赢了一场立国之战,打出了七十年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