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散文选萃

滴滴香浓

——回忆张路义老师

张家口日报 08版长城·作品 2023年09月05日

战勇

宣化一中是我的母校,从1981年到1987年,我在这里度过了六年美好的时光,其间,或长或短教过我的老师不下几十位,其中初中、高中都教过我的,对我一生影响巨大的,当属张路义老师。

九月金秋,懵懂少年,进入校园,满眼都是新奇。课堂上欢声笑语,老师们个个精神抖擞,最独特的是张路义老师讲的地理课。张老师当时五十多岁,身体消瘦,精神矍铄。他讲课声音不大,略带沧桑,极富磁性,说的每一个字都能印入脑海,久久难忘。最初的两节课,张老师不讲知识,而是满满地讲了一个故事——麦哲伦环球旅行。讲完麦哲伦惨死于菲律宾土著人后,他问大家有什么感悟。同学们七嘴八舌,下课钟(当时没有电铃)响了,张老师赶紧止住大家说:“你们讲的都对,但我要你们记住一条,地球是圆的。”

以后的地理课便成为我们最盼望的课程。张老师上课,总带着厚厚的教案,可讲课时从来不看;他总是上课前一分钟进入教室,他的身影比上课钟声还准时;他讲的每一节课都是那么妙趣横生,时间也过得飞快,往往还没听够就下课了。

张老师性格算是内向,但有的时候上课竟唱起歌来。“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悠扬的歌声自然而然地把我们带进内蒙古大草原。还有一次讲到海陆风,很多人总是搞不清海风和陆风的区别。这时张老师轻轻唱起一首当时刚流行的歌曲——《军港之夜》,然后问大家,歌词有什么错误?没人回答。他把关键一句写到黑板上:“海风你轻轻地吹”。这时候大家才明白,晚上的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是陆风而不是海风。然后他带着大家一起唱:“陆(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很难的知识,就这样轻松地记住了。

时间长了,对张老师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听别的老师说,张老师是辽宁朝阳人,五十年代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他教的地理课,成绩总是第一。

上了高中,当时只有文科班才学地理。高二时候文理分科,由于种种原因,我选择了理科。上了高三以后,感觉自己更适合学文科,在班主任老师的鼓励下,改转文科。

地理还是可亲可敬的张路义老师教,但地理课成为我高考最大的挑战。当时高考,理科考七科,文科考六科。其中语文、外语、政治,文理都一样,数学理科比文科学的内容多、难度大,历史高一都讲。只有地理,高中部分没有学过。

到文科班后的第一天下午,我去办公室找张老师,见面后没说几句话就让我十分感动。张老师居然还记得我这个三四年前教过的学生,居然还能记得我名字。谈话结束,我有了一些信心,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又问张老师:“明年的高考,地理我行吗?”张老师不假思索地说:“别人不行,你行,不是一般的行!”按照张老师“背书、画图、做题”六字箴言,我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地理学习。就这样,我一面跟着听课,一面自学高中地理,到了期末基本跟上了全班的步伐。

张老师复习课讲的还是那么精彩,只是耳朵略微显得有些背。他反复强调做题的重要性,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训练的时效性。班里人少,教室后面空间很大,张老师便在教室后面放了一个木质的读报栏,上面张贴的全是地理试题,大部分都是选择题,每天一轮换。

四年后我大学毕业,又回到一中任教,这时候张老师已经退休。再后来一中盖起家属宿舍楼,我们便成了邻居。虽然我不能像歌里唱的那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但依然会朝着他的方向努力。

朝花夕拾,谨以此文怀念张路义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