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小记者成就了自信、理性、乐观、日渐成熟的我”
本报记者 马晨
李子心,一个笑起来甜甜的,文质彬彬的女孩儿。2013年加入了张家口日报社小记者团这个大家庭。“我是从老师那里得知有小记者团这个组织的,因为我本身从小爱看书,爱写作,而且热爱参加演讲比赛,又对记者这个职业充满着无限遐想和憧憬,所以当时的我毅然决然的报名加入了小记者团,这正是我与小记者团奇妙缘分的开始。”李子心若有所思的笑了笑说。
“每一次成功参与小记者活动,在其中历练、学习、培训、采访、接触新鲜事物后,我都觉得这对我而言是意义重大的。在日报社小记者的一次次有趣的活动中,让我逐渐变得更有自信,更勇敢,让我获得了一种被认可的‘价值感’。我觉得很多人做一件事情或者终其一生也许都在寻找这种‘价值感’,因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会让自己变得更自由更开阔。回想起来,我无比感激当时的自己选择加入了张家口日报社小记者团,也感谢家长和老师们一直的支持和帮助。”这是李子心同学对当时参与小记者活动的极高评价。
在提到她觉得参加小记者的活动给她带来了什么时,李子心同学说:“因为在小学期间成为‘小记者’的经历,让我在初中、高中,都一直积极参与学生活动。我一直认为我的成长其实是双线并行的,甚至是多线并行。是当初‘小记者’的活动让我日后的学习生活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和考试,更多了一些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历练,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让我在心理和能力上实现了逐步成长。通过学校的学生活动,逐渐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明白了热情和创造力不能解决一切问题,面对任何事情时都需要更冷静,更理性,但是永恒的乐观主义却可以帮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渡过难关。同时,我也培养了与人交往,换位思考的能力,我明白了每个人对于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也慢慢体悟到如何更恰当的处理人际关系。我逐渐发现了自己的局限性,从而学会和大家共同合作,也非常幸运地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把自己的狭隘变得广大。”看到小记者这个团体带给孩子们带来如此多的收获和变化时,我也感到了由衷的欣慰。
得知张家口日报社小记者团已经陪孩子们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时,李子心既开心又激动,并向小记者团和她的学弟学妹们给出了衷心的祝福:“首先要恭喜大家能够成为‘小记者’,加入‘记者团’这个大家庭,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种爱好和兴趣,慢慢的,相信大家也会发现和找到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我很喜欢柴静老师的《看见》,这本书也是让我对新闻工作感兴趣的‘启蒙书’。我很喜欢其中的一句话,‘看见,是一切的开始’,作为小记者,你们既是事实忠实的记录者,也更是情感真挚的共情者。希望这段有趣的经历也能让你们看到更具理性但不失热忱的自己,在小学期间感受不一样的经历,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