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文化新旅

蚕桑丝织:文化经纬织就锦绣华章

张家口日报 06版长城·读史 2023年07月06日

现代桑蚕丝连衣裙(王宸胤 摄)

南京云锦明代龙袍。

现代桑蚕丝手帕 (王宸胤 摄)

展现从前妇女纺纱织全部生产过程的蜀绣《女十忙》

编者按:今年夏天,“高温”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穿什么最凉快?这个问题已经不再是女士们的“专利”,越来越多男士也加入了“衣料搜寻大队”。

每到酷热难耐时,“桑蚕丝”就会以凉爽、透气、不贴身的绝对优势,从棉、麻、莱卡等材质中脱颖而出,以一骑绝尘之势问鼎“最受欢迎衣料”的宝座。

用桑蚕丝制衣,究竟起源于何时?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凝结中国历史、科技、艺术、文学、美学、民俗等标志性文化的“实用技术”是怎样贯穿南北,并一路西行,衍生成为一条东西方文明与文化融合的“丝绸之路”的?

本期,让我们走进“桑蚕丝”的清凉世界,一起细细品读“柔软光滑”世界里历久弥新的华章。

本报记者 王宸胤

丝绸,大概是每位女士衣橱里的“白月光”。它轻柔、丝滑、凉爽,一上手就带着古典的气息,时尚的色彩、款式又充满现代气息。如果一定要给它找个缺点出来,可能就是——贵。

起源:浪漫的想象

我们的话题要先从桑林和蚕虫开始。

上古时期,桑林不仅是蚕桑的生产场所,也是进行“祈雨求子”等巫术活动的圣地,所以桑树又被称为“生命树”。先民从桑树中生发出了“扶桑”“空桑”“帝女桑”等神话,认为通过桑树的灵媒能与天神沟通,得到神灵的恩赐或圣贤先哲的指引。

《山海经·海外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说文解字》也指出“扶桑神木,日所出。”将“日出扶桑”和“十日神话”紧密相连。“桑林祈雨”说的是商汤王以身祈雨的仁德感动了上天故而降下甘霖,此传说先后见于先秦诸子的著作中。

“帝女桑”的神话最早也见于《山海经·中山经》,说的是南方赤帝的女儿修道成仙,在桑树上作巢不肯下树,赤帝爱女心切,放火烧了桑树,而女儿也随之升天的神话故事。

桑林,充满神异,蚕虫自然也是神话故事里的“主角”。流传甚广的“蚕马神话”中,蚕,已经被上古先民幻化为“蚕神”。早在上古时期,蚕神祭祀活动已经在南方盛行。例如,古蜀地祭祀的蚕神就是蚕丛氏、青衣神。蚕丛,文献载其为古代蜀王,传说他曾服青衣教人蚕桑,肇兴蚕织,死后被尊为青衣神。

由此我们可知,至少在距今5000年以上的上古时期,桑蚕丝织技术已经出现。那么它是如何变成一种普及的生产技术呢?

发展:礼制的教化

起初,“祀奉先蚕”是一种国家礼制。《史记·五帝本纪》中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嫘祖,正是礼制上供奉的“先蚕”,“先蚕”在教民育蚕、治丝上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据《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就有“王亲耕,后亲蚕”的祀礼。因为“治民之道,宜务于本,广农桑”,所以“务农课桑”是中国最早的道德规训之一。当时,丝织可“正人心,厚风俗”,对中国农业社会稳定的生产与家庭构成,乃至华夏传统文化体系稳定的维持均有深远意义。

丝织作为礼制,一直持续到唐代。《后汉书》中首次出现了“先蚕”的称谓;《隋书》中则详细描述了从周到隋的国家祭祀蚕神体系。

由于桑蚕能带来稳定的收入并可作为主要的赋税来源,自宋开始,先蚕祀典为历代王室所重视。由皇后亲自主导的“先蚕”祭祀,往往成为由帝王亲率的“先农”祭祀的配套礼制。在国家制度的大力推广下,种桑养蚕做丝织就慢慢的在百姓生活中普及开来。

在古代中国,农事为本,农业的重要性不可言喻,这当中就包括丝织业。“蚕桑者,衣之源,民之命也”。正因为农桑同样关系到国计民生之根本,所以历朝历代“教化百姓专于本业、勤于耕织。《耕织图》就是以农事耕作与丝棉纺织等为主题的绘画题材。追溯桑蚕意像的图案,可推至更早,如战国铜器上的采桑图;秦汉至隋唐,画像石、画像砖及墓室壁画、石窟壁画中的采桑图、纺织图等比比皆是。

成熟:五彩织锦绣

在礼制的宣教下,一代代勤劳的中国人不断提高桑蚕丝织技术,并最终将桑蚕丝织品化身为“中国名片”。

其实,甲骨文中与“丝”相关的“桑、蚕、帛、束”等多达百余字,且中国古代丝织物类目繁多,如罗、纹、绮、锦、绣等。桑蚕丝,是熟蚕结茧时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它与羊毛一样,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动物纤维之一。五色斑斓的锦,以彩色丝线织成,需要先进的织机与技法,所以桑蚕丝制品自出现后便被视为贵重的高级织物。战国时“锦”“绣”二字常连称,以代表最美丽的织物,后成为“美丽、美好”的象征。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此后“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以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精神,于2014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最具开放性和世界影响力的文化遗产之一。中国丝绸随丝路贸易的流动,成为闻名世界的文化标志符号。2009年,“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此,一项线性世界文化遗产与一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开启了东西方文明交流赓续的新篇章。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中国蚕桑丝织传统技艺,不仅包括杭罗、缂丝、蜀锦、宋锦等织造技艺,还包括轧蚕花、扫蚕花地等一系列生产习俗,突破了传统手工技艺与知识的范畴,渗透至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民间信仰、文学与口头传统、节日庆典、民俗仪礼以及民间艺术等等。知识、技艺与蚕桑文化空间共同形塑了中国丝绸遗产的完整结构,独特的蚕桑丝织文化不仅对中国社会运行的深层结构与东方思维影响深远,而且成为遗产保护中最具深层意涵的重要部分。

桑蚕丝织的历史虽然已过数千年,但在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这大概是为数不多生命力顽强的项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桑蚕丝织品不但没有衰落,反而因为新技术的融入,日益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普通家庭也能消费得起的物品。小到手帕,大到被子;不论是双层重磅,还是加入锦纶等新型材质,衣物的色彩早已突破了历史的局限,款式更是多到让人眼花缭乱。小到百元,大到数千元,桑蚕丝织品的价格也不再让人望而却步,反而成为夏日里一身凉爽的“时尚装备”。桑蚕丝织技术也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今年夏天,你的“清凉靓装”里有桑蚕丝织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