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名著里的端午故事

张家口日报 04版长城·作品 2023年06月23日

端午故事多。古典名著中的不少著名桥段都与端午有关,如《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红楼梦》中的“晴雯撕扇”。这个农历五月初五,让我们走进纸上的端午故事。

王宸胤

【蒲有义】

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一次豪奢的端午宴,引出《水浒传》中至为关键的“智取生辰纲”。

《水浒传》中,梁中书正在后堂与蔡夫人家宴,庆赏端阳,但见:“盆栽绿艾,瓶插红榴。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银,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葵扇风中,奏一派声清韵美;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态娇姿。”

正是这次豪奢的端午宴,杨志为梁中书所器重,荐送生辰纲,引出水浒中至为关键的“智取生辰纲”一节。行路途中赤日炎炎似火,纵然杨志处处提防,终难敌晁盖吴用巧计,贪饮下了蒙汗药的酒,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梁山泊英雄好汉聚义始于此。

【粽有情】

现如今嘉兴肉粽最富盛名,搁以前,湖州粽子才令人念念不忘。湖州粽究其是怎么样的美味?金庸大侠在《鹿鼎记》里这样写道:“韦小宝闻到一阵肉香和糖香……韦小宝见碟子中放着四只剥开的粽子,心中大喜……提起筷子便吃,入口甘美,无与伦比。他两口吃了半只,说道:‘双儿,这倒像是湖州粽子一般,味道真好。’”

《神雕侠侣》亦有一段程英给杨过裹粽子吃的描述,“甜的是豆沙白糖,咸的是火腿鲜肉,端的是美味无比,杨过一面吃,一面喝彩不迭……那少女道:‘我家乡湖州的粽子天下驰名,你不说旁的偏偏要吃粽子。’”

粽子好吃,贪多必噎。《西游记》第69回,唐僧师徒四人行至朱紫国,遇上一件蹊跷的事。国王对高僧自言,“三年前,正值端阳之节,朕与嫔后都在御花园海榴亭下解粽插艾,饮菖蒲雄黄酒,看斗龙舟。忽一阵风至,半空中现出一个妖精”,自称“赛太岁”的他说自己缺个夫人,若不速速献礼,则将满城百姓尽皆吃绝。朱紫国国王闻此,就此着了惊恐,那颗落肚的粽凝滞于内,便秘了长达三年。

吃粽子吃出如此不便言说的苦疾,也是可哀可乐。倘叫我们潇湘馆里的林姑娘听到这故事,必要笑不迭地道,“大节下怎么好端端哭起来,莫非是为争粽子吃惹恼了不成?”

【女有归】

端午节接出嫁的女儿回门,《红楼梦》中有过描述,至于嫁入皇室的元春,则“以礼还家”。

《红楼梦》把庆赏端午称作“赏午”,端午还有出嫁女归宁的说法。这边厢王夫人治酒席宴请薛姨妈一家,两姐妹一起过节,也算抵得回娘家一趟;那边厢贾芸弄得冰片、麝香来讨好凤姐,博一桩种树的巧宗。芸儿话说得乖巧,“往年间我还见婶子大包的银子买这些东西呢……就是这个端阳节下,不用说这些香料自然是比往常加上十倍去的。想来想去,只孝顺婶子一个人才合适,方不算糟蹋这东西。”凤姐刚巧要办端阳节礼,正是采买香料药饵之时,听这篇话,心下又得意又欢喜。

之所以麝香会成为端午的重要角色,盖因“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懋”。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北栗南稻,设立端午这样的节日,也有警惕时节变换,防范未知天祸的意思,无论是原始图腾崇拜、还是祭祖供神、避邪驱鬼的手段,多为护佑农业丰收。

因为靠天吃饭,向来视成双成对为大吉的古人,偏将节日多设在单数日。对他们而言,节日并非都是喜庆的,有时也意味着禁忌,与其说是“度节之日”,不如说是“渡劫之日”——渡的是天灾之劫。所以端午节接出嫁的女儿回门避瘟,也称“躲午”。

人浴兰汤,事不忘于端午,《楚辞》曰:“浴兰汤兮沐芳华”,遂端午亦名“浴兰令节”。苏轼赠朝云的《殢人娇》中说,“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又作“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可见端午与水也大有关系,总是红楼女儿性烈,金钏受辱,在端午时投井自尽,留下“金簪子掉进井里,有你的只是有你”的多情公子空遗憾。

愿你的这个端午,沧海蒲田粽有爱,万水千山誓有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