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又是端午节
张桂梅
在坝上农村,端午这一天出嫁的闺女是要回娘家躲端午的,这是一种年代久远的习俗。还传说,癞蛤蟆也要躲端午,头一天还在小河边、池塘处、草丛中欢快地蹦跶着、哇哇聒噪的蛤蟆,端午这一天就全体不见踪影了。真实情况如何,我没注意过。但每年端午节,只要时间允许,我还是会本着“入乡随俗”的心态回娘家躲端午的。
小时候在农村过端午节要比长大后在县城过热闹许多,节日氛围也更加浓烈。端午节早上,刚刚听到鸡叫头遍,我们就会急急地穿衣服起床,穿过湿漉漉的草地,沿着田间小路,抄近路去磨糕面。父亲背着前一天晚上就淘好的黄米走在前面,我紧紧地跟在父亲身后。
到了磨面房,往往需要排队。在磨面的时候,一般都是我和父亲分工协作,父亲往漏斗里加黄米,我个儿低只能蹲在出面口接面粉了。如果磨完面还早的话,父亲会尽可能地赶在天亮前,带着我到前几天就踅摸好的草地上采艾草。我和父亲蹲在草地上,一边嗅着野草的清香一边用力地拔着。如果当年雨水旺,又刚好下过一场透雨,这个时候艾草一般就能长到一尺多高,用力一拉扯就会连根拔起。听说端午这天早上在太阳出来前采摘的艾草药效是最好的,所以我们一般等东方地平线刚射出几道光芒,太阳还未跃出地面时就停止采摘了。
父亲背起面袋子,胳膊下夹着艾草,我远远地跟在父亲身后,一边把艾草放到鼻子底下轻轻地嗅着,一边心满意足往家赶。等到太阳露头的时候,我们往往已经进家。每年采回来的艾草,除了在屋门上别一绺外,大部分都晒在了院里的窗台上、屋檐下,最好是阴干,然后编成长长的辫子,用来夏日熏蚊虫,或是艾灸治病。
“五月农忙,绣女下床”,北方农村农历五月正是一年中播种、锄地的时节,庄稼晚种、晚锄一天,秋天就会晚成熟十多天,所以农人们不敢误农时。只有家里劳力多的大娘婶子们会在刮风下雨天找出家里冬天农闲时纳鞋垫子、绣枕头剩下的丝线搓些花线绳,给家里的孩子们戴在手腕、脚腕上,有时也会送我们几根。
又是一年端午节,习惯了潦草、简洁过日子的我,往年是不会为过节这种事耗神费力的,但今年清闲了下来,我想包粽子还是算了,但至少要蒸顿凉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