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读者》与我相伴
|
◎张国民
我与《读者》邂逅还是在读中等师范学校时。
记得一个星期天,同学们逛街的逛街,看电影的看电影……宿舍中只剩下我一个人。闲来无事,不如去书店看看,于是我去了书店。
一进书店,书店里丰富的图书对我这个从小生活在农村,刚走进城镇读书的穷学生来说,简直是刘姥姥走进大观园——眼花缭乱。一本名为《读者文摘》的杂志闯入我的视野,翻阅,一篇《“秋菊”出世记》首先映入我的眼帘。那时张艺谋的电影《秋菊打官司》正在热映,囊中羞涩的我也只能看看海报而已。时隔多年,我仍然记得这部电影改编自作家陈源斌的中篇小说《万家诉讼》,陈源斌因此获得了5000元的电影改编酬金,第一次知道文字还能如此值钱。
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参加了工作,成为一所中学的语文教师。随手的翻阅,使我与《读者》结下不解之缘。遇到好的作品,我都会读给学生,与他们共享我的阅读感悟:《牵着蜗牛散步》让他们感悟到生活的哲理;《民工的幸福生活》让他们体会到作为普通人的幸福生活;《“毁”人不倦的老板》让他们懂得应辩证地看待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第七期《读者》李翔的文章《杏黄黄麦黄黄》,我读后就被那浓浓的亲情所感染,于是读给了学生们。我声情并茂地朗读,他们静静地听着。从他们的眼神中,我读懂了什么是“共鸣”。读后我又结合记叙文的阅读知识讲了记叙的顺序。出乎意料的是在200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记叙文阅读中考出了这篇文章,同时也设置了有关记叙顺序的题型。虽然不是河北省考的,但也让我和我的学生感到很惊喜。
我送走一届,又迎来一届,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在我的影响下像我一样是《读者》的忠实粉丝。当然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在各种征文比赛中崭露头角,屡屡获奖。最美的教育就是老师和孩子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多年的阅读也让我萌发了创作的冲动,一篇又一篇的文字变成了铅字,让平凡的我亦获得了一种“存在感”的快乐。
如今,现代科技让阅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只要打开电脑,点击《读者》在线阅读就能读到我所喜欢的作品,但我始终离不开散发着浓浓墨香的《读者》。
我与《读者》将相伴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