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区域发展新亮点·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新“两翼”的对话

张家口日报 03版国内新闻 2023年06月09日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天安门向东20余公里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个个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奋力向“立长远、强功能,全面上台阶”迈进;北京向南100多公里的雄安新区,一座新城破土、萌芽、生长。

两座“千年之城”在新时代相遇,不断碰撞着“共同的话题”。

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

【话题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是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规划建设北京新“两翼”,为解决“大城市病”探索道路。

【雄安声音】雄安新区启动区,中国中化总部项目施工现场,几十根钢结构柱高高竖起,八角形的造型初显轮廓。这座采用白洋淀“金芦苇”设计理念的大楼,寓意生生不息、拔节生长,建筑高度150米,建成后将成为雄安地标。

截至目前,首批4家央企总部在雄安新区落户建设,部委所属4所高校、2家医院确定选址,相关工作正积极推进。中央企业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机构150多家,投资来源为北京的注册企业超过3000家。

【北京城市副中心声音】西海子公园、运河文化广场、运河奥体公园簇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五河交汇处,工商银行运河商务区绿色支行,成为全国首家通过“绿色网点”服务认证的金融机构。“运河商务区未来发展目标是对标银行总部云集的英国伦敦金丝雀码头,打造金融高地。”运河商务区负责人说,商务区注册企业突破2万家,其中不少是从北京中心城区疏解来的重点项目。

2019年1月,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第一批35个市级部门、165家单位搬迁,约1.2万名公务员入驻行政办公区。目前“一期搬迁”圆满收官,今年市级行政办公区二期将实现竣工。未来还有近3万人到这里办公,与主城区“以副辅主、主副共兴”的发展格局将有序形成,持续强化非首都功能承载力。

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话题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效支撑。北京新“两翼”通过配置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承载力和吸引力。

【雄安声音】今年九月即将正式开学的北京四中雄安校区,由五栋单体建筑组成,标准化体育场、室内体育馆等设施一应俱全,可容纳学生1350人。

2017年8月,京冀两省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出,北京市以“交钥匙”方式支持雄安新区新建幼儿园、小学、完全中学各1所。“三校”目前已全部建成交付。

京津冀已有59所优质学校与雄安新区学校建立帮扶合作。目前已经建成的雄安重点居住片区,学校、医院、超市、公园、养老驿站等配套设施齐全,“15分钟生活圈”已经形成。

【北京城市副中心声音】2018年底,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开诊,成为首个入驻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该院区发挥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目前已与通州区域内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二级医院及1家优质社会办医机构签订片区制医联体协议。

带动周边交界地区高质量发展

【话题三】推动北京新“两翼”建设取得更大突破,还要处理好同周边地区的关系,带动周边交界地区高质量发展。

【雄安声音】雄安新区白洋淀地处“九河下梢”,被誉为“华北之肾”。在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中,改善上游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是治本之策。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说,环雄安地区均加快与新区政策衔接,实现产业联动、错位发展。

目前高阳全县已拥有研发机构4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8家,研发出数百种新产品。

【北京城市副中心声音】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河北段神威大街站施工现场,各种机械车辆正紧张作业,为盾构机下场施工开展前期准备。项目负责人说,平谷线是京津冀首条跨省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预计2025年全线通车。隔河相望,变为携手同行。平谷线建成后,廊坊北三县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实现最快9分钟通达。

202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截至目前,廊坊北三县拥有35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培育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北三县与北京市连续4年共同举办项目推介洽谈会,累计签约项目和合作事项160余个,总投资达1080亿元。(新华社记者李凤双、张涛、张骁、齐雷杰、高博、刘桃熊)据新华社石家庄6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