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M01.jpg)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以一流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桥东区人民政府区长 庄炳强
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既靠项目、靠政策,也靠环境。营商环境优,则企业发展好。桥东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安排部署,对标先进,靶向纠治,全力以赴找差距、找问题、找短板,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行动为具体抓手,把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发展成效作为第一评价,推动营商环境不断提升。
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治理能力的重点任务。按照审批权力“能放尽放”、审批流程“能优则优”、审批效率“能快则快”的原则,我们政务服务窗口由原来的99个压减整合为52个,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帮办服务窗口、“办不成事”窗口,开设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快捷即办、自助办税区等专区,综合受理窗口全部采取前台受理、后台分类审批服务模式,实现“一窗进出、一套资料、一次采集、一日办结”。积极探索“虚拟审批”,开通区内审批“绿色通道”,以空港经济开发区为试点,建立项目卡,制定从立项到投产流程图,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行“虚拟审批”,最大限度压缩项目审批时限,降低项目落地成本。
搭建政企沟通平台,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政府坚定做好企业“娘家人”,将企业的关心事当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事,千方百计为企业纾困解难。创新开展“暖心惠企”活动,对全区2.4万家市场主体全覆盖包联,每周联系走访,征求意见建议。目前,已征求企业和群众意见建议13批次313条,已解决问题244个,正在协调解决69条。定期开展“问计代表委员”座谈会、政企畅聊早餐会等联企活动,建立问题台账,明确责任部门,限时解决销号。聚焦企业融资难题,主动靠前服务,率先在全省设立县区级风险补偿资金池,首批为3家企业申请银行贷款330余万元。创新表彰激励机制,筹措资金300多万元,对突出贡献企业及企业家进行表彰奖励,让企业家“戴红花”“站C位”“当主角”,全面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转变作风提升效能,营造风清气正环境。好的干部作风,是凝聚力、战斗力,也是发展的推动力。围绕个别干部在涉企服务中政治站位不高、思想不够解放、服务意识不强等影响营商环境行为,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在一线考察识别、培养使用干部,用“成绩单”说话,坚决调整了眼中无活、手中无招、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干部。针对干部思想不解放、眼界不宽问题,组织干部到浙江实地学习“最多跑一次”特色经验,制定专项考核办法,提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理效率。分级召开专项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刀刃向内、揭疤亮丑、红脸出汗,坚决破除推脱等靠、盲目乐观、懒政怠政等思想顽疾。深入开展纪律作风大整顿,创新开展“七看七查七改”专项监督检查行动,大力整治干扰影响发展问题。搭建“桥东清风”举报平台,方便群众通过多渠道反映破坏营商环境问题。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以企业视角找不足,以战略眼光谋发展,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努力打造投资兴业的热土,让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充分迸发,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奋力谱写桥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