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文化新旅

忙趁东风放纸鸢

张家口日报 06版长城·读史 2023年05月18日

正在做风筝的黄保国

手工风筝"冰墩墩"

非遗传承人黄保国和他制作的风筝

盘鹰风筝

本报记者 王宸胤

春末夏初的张家口,云淡天高,阳光和煦,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清代高鼎一首《村居》给了小朋友们春天放风筝的“充分理由”——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本期,记者和您一同走进风筝,细数风筝的历史,体悟文学艺术里的风筝之美,一起去看看黄保国制作的盘鹰风筝,感受我们身边飞在天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在放风筝这件事上,千百年来,我们一直都是认真的。

史书里的风筝

风筝最早出现在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但其究竟起源于何时说法不一。

一种说法为“木鸢说”,认为风筝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距今已2400多年。墨子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就是鲁班,鲁班加以改进,用竹子做风筝,他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

另一种说法是“纸鸢说”,传说楚汉相争时韩信作纸鸢放飞空中,根据放线的长短以测军队距未央宫的远近。清人笔记中还记载,韩信率军十万围项羽于垓下,以牛皮制风筝,下置善笛之人吹思乡之曲,令楚营官兵思乡心切,不战而散。此外,还有南朝的梁武帝被侯景围困,放风筝向外求援,不幸被敌军发觉射落,宫城即遭攻陷等各种关于风筝起源的记载和传说。

上述说法虽各不相同,但从若干史料中可知,风筝最初是作为窥探敌情或传递情报的军事工具而存在的。

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风筝有了自己的专属名称——纸鸢。

直到唐代,风筝才从用于军事目的逐渐成为供人消遣的玩具。唐代,社会安定、经济文化繁荣,带来传统节日的盛行,进而促进了各种民俗活动的发展。纸风筝的出现促进了风筝功能的转换,可操纵的娱乐性令其在民间得以普及,放纸鸢成为清明时节与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等并行的民俗活动。唐代元稹的诗句“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就生动描绘了时人放风筝的场景。

但,彼时,“纸鸢”与“风筝”并非同一种物品。唐代的“风筝”是挂于竹林或悬于殿塔檐角的“风铎”。直到五代汉隐帝时,大臣李邺将一种类似竹笛的发音装置安在鸢首,放飞时“使风入竹,如鸣筝”,宋代以后便有了以“风筝”来称呼纸鸢的习惯。

及至宋代,风筝已成为妇孺普遍参与的休闲游戏,风筝的扎制和装饰也都有了很大发展。宋人笔记中记载了“竞纵纸鸢,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线绝者为负”的“小技”,可知至今流传于广东、福建一带的“斗风筝”游戏宋时已盛行。明清两代是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的风筝无论形制、样式、装饰还是扎制技巧、放飞技能都有了很大提高。

非遗中的风筝

风筝在北方多称“鸢”,南方则称“鹞”,南北各地的风筝皆因地制宜,各具风格。

北京作为明清帝都,所产风筝在装饰、骨架上最为讲究,及至清末已形成哈氏、金氏等流派。天津风筝以魏氏为最佳,以打眼、扣榫等多层组装、折叠工艺著称。山东风筝以潍坊所产最为精美,类型众多,极富乡土特色。

江浙一带以如皋和南通最负盛名,如皋流行结构精巧、色彩明快的小型风筝,南通则盛产大型板鹞风筝,外形呈“六角”或“八角”的平板状,筝面布满几十或几百个以葫芦或竹子制作的“哨口”,飞到空中,风入哨中,形成浑厚和谐的嗡鸣声,宛若“空中交响乐”。

在张家口,也有一位以制作手工风筝出名的非遗传承人——黄保国。他制作的盘鹰风筝曾有一次被放飞的时候,有一只“鹰”在它身边盘桓。当时大家以为是另一个风筝,所以赶紧收线,结果发现,那只鹰不是风筝,是真鹰!老鹰错把这个假的当成了真的,来找它“打架”!可见在高空中,这只风筝有多逼真。而以假乱真正是黄保国制作“软翅风筝”的一个重要标准。

风筝发展至近现代,门类主要分为软翅风筝、硬翅风筝、软板风筝、硬板风筝。黄保国制作的“盘鹰风筝”就是软翅风筝这一大类别里面的分支。这个类别的特点是风筝的下方呈开口状、并无竹骨,所以软而轻,可以飞得很高,特别适合风力弱的时候放。

记者看着黄保国像变戏法一样的掏出来各种宝贝:竹篾、竹条、化纤布、刀子、浆糊,居然还有自制的酒精灯。只见他先拿出一根稍粗的竹篾开始用刀削,削成了比较细的竹条后,他将竹条盘成需要的形状,点燃用酒瓶子改造的自制酒精灯,把竹条放在火上烤。

众人都在盯着看黄保国的时候,记者已经“偷偷”发现了一个风筝成品——正面是糊裱好的一只小鹰,鹰头微微翘起,鹰眼圆睁、鹰喙尖锐,鹰尾呈扇面张开,全长大约30多厘米,宽约10厘米;背面是用竹条扎制的风筝骨架,弧度明显隆起的部分对应的正是鹰的胸部。整个骨架就像一只鹰的竹制骨骼,用料不多,结构也简单,难得之处在于它与真鹰大小、比例基本一样;奇怪之处是这只“鹰”没有翅膀,那它怎么飞呢?原来翅膀是另外安装的。在“鹰”的腹部两侧各有一个类似榫卯结构的卡槽,将已经糊裱好的两翼背面的竹骨架对准卡槽、插入即可。安装完毕后,整个风筝就像一只完全张开翅膀的硕大的雄鹰,随时等待系上线绳、一飞冲天。

“我扎的盘鹰风筝可以在完全没风、甚至是在室内放。你们相信吗?”黄保国说。

在屋里,能放风筝?众人纷纷摇头,难以置信。

黄保国手持线轴、摇动角车,为大家现场演示了室内放风筝的奇特景观。只见那只跟真鹰“打过架”的盘鹰风筝,时而高高飞起、接近屋顶,时而突然向下俯冲,好像要抓走现场的某个人,吓得围观的人们“抱头逃窜”。它盘旋在大厅里的样子真像一只自由飞翔的“大鸟儿”。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文学里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寄托着人们不负光阴的浪漫情怀,充实了孩童们肆意放飞的年少时光,同时也牵动着文人雅士的才思情愫。

风筝一直是诗人们争相吟咏的题材。明代徐渭《风鸢图诗》:“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诗人连用三个“搓”字来表现孩子们急不可耐放风筝的童心之趣。

随着风筝成为一项普遍的民俗休闲活动,古代的绘画作品也频频以此入画。在北宋张择端所绘的世俗风情长卷《清明上河图》中,就能找到郊外三两人放风筝的细节;题为宋代画家苏汉臣所绘的《百子嬉春图》中,描绘了儿童三五成组地玩耍嬉戏,其中就有几个童子在亭楼一角放飞风筝。

风筝还经常出现在古典小说中,惯常是以“断线风筝”来比喻情郎等人物一去不复返,以此表达对思念之人的期盼和怀念。而在明末清初的剧作家、戏曲理论家李渔的代表作《风筝误》中,却别出心裁地以“风筝”作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线索,突破了风筝仅仅作为简单物象的窠臼。全剧以“风筝”命名,并有“糊鹞”“题鹞”“和鹞”“嘱鹞”“鹞误”五出直接以风筝为题的章目。剧中别有新意地让风筝作为才子佳人相遇相知的媒介,以风筝贯穿全篇,通过男主在风筝上题诗、风筝断线误落院中、女主捡拾风筝在上和诗,以及男主二次题诗试探却误落入女二院内等桥段,巧妙营造了一系列阴差阳错的误会和巧合,强化了故事的戏剧性。

伟大的古典名著《红楼梦》中,风筝则是具备了隐喻功能的特殊物象。尤其在探春这一人物身上,对应的风筝的几次出现,具有明显暗示作用。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五回探春的判词中:“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这是关于探春命运的第一次暗示。第二次出现是在第二十二回中,探春所作的灯谜:“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谜底正是判词中的风筝,是“飘飘浮荡之物”。第三次出现即在第七十回,探春所放的凤凰风筝与另一凤凰以及一只带响鞭的喜字风筝缠绕在一起,最后皆断线飘摇而去。这段描述正是对前两处风筝寓意的具象化呈现,预示探春远嫁,其命运如断线风筝一样不由自己把握。

风筝的故乡在中国。它由最初的军事用具,演变为风中摇曳多姿、亮丽多彩的休闲娱乐之物,这其中蕴含着古人朴素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情怀。中国的传统风筝以竹子为骨,承载着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与想象,扶摇直上入云天。

春光正好莫辜负,不如,我们一起,忙趁东风放纸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