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撸起袖子加油干 风雨无阻向前行

桑干河畔竞芳菲

——阳原县厚植生态优势助高质量发展

张家口日报 04版县域·阳原/赤城 2023年04月26日

本报记者 马国萍 通讯员 仝辉 马志野 摄影 张亚峰

芳菲四月,阳原桑干河畔杏花飘香,生态盎然。

沿阳原县施家会村到揣骨疃大桥,一路水清岸绿,鸟水和谐的美景展现在眼前。“再过一个月,两岸的植被更绿一些就更好看了。”桑干河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管理总承包项目部副经理张磊指着眼前的美好景象说。

桑干河作为永定河上游主要支流之一,是京津冀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多年来,却存在着防洪能力不足、生态系统退化、河道径流逐年减少、环境承载能力差等问题。

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林业局联合印发了《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2019年,桑干河综合治理工程正式施工,工程治理范围包括阳原县、涿鹿县、怀来县三个县,起点为阳原施家会村,终点为怀来夹河村。其中,阳原段治理内容主要包括防洪输水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

工程的实施,使得沿河新建道路贯通,河道南北岸连接,打造防洪、交通相结合的一体化功能线路,串联起怀来、涿鹿至阳原等地的沿河旅游通道,为桑干河沿线文旅产业振兴创造条件。

围绕“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两区建设定位,阳原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通过桑干河生态补水,河道内及河岸带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恢复,沿水流、滩地交织的线型湿地河道建设了节点景观,构建起一河串多点的生态链。

“去年以来,我们在施家会村、芦子屯村、揣骨疃大桥、沿线交通桥周边等处修建了节点,种植了景观植被,河道生态功能得到增强,河流水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吸引了大批鸟类在此栖息繁衍。”张磊介绍。

在当地生态持续向好的加持下,桑干河流域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迎来了发展机遇。

今年4月中旬,阳原县“五一”旅游季暨第十七届泥河湾杏花节启动,再次打响了“东方人类的故乡”文旅品牌。通过桑干河综合治理工程将河畔两岸的青天背、开阳古堡、泥河湾、温泉村等周边景点有机串联,阳原县打造的桑干河生态经济示范带,正助力当地形成集文化旅游、生态康养于一体的京西北特色文旅基地,借助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窗口期,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为沿河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阳原县桑干河生态经济示范带覆盖了12个乡镇沿河的43个村,带来的经济效益或将惠及4万多人。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阳原县端稳文化传承和生态创新治理“金饭碗”,多点辐射、区域集聚、带状发展、全域振兴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