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王春生:保“城市血脉”护“生命源泉”
![]() |
|
【开栏语】
他们,以劳动者的名义,坚守岗位;他们,以最美的初心,砥砺前行。他们是为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张家口场景,交出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最强代表。他们是2023年张家口最美职工。日前,由张家口市总工会、中共张家口市委宣传部联合开展的2023年“张家口最美职工”选树活动落下帷幕,经材料申报、评审、公示等环节,最终王春生等10名职工荣获2023年度“张家口最美职工”荣誉称号。
本报与市总工会联合开设专栏,对十名“张家口最美职工”进行报道,展示他们辛勤劳动,奋勇争先,踏实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突出业绩和贡献的先进事迹,引导全市广大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本报记者 郑媛媛 通讯员 吕溢
纵横交贯、四通八达的供水管网铺设在城市地下,它们如同“血脉”般为千家万户提供着生命之水。而供水公司各个岗位的职工则是保障千家万户用水安全的“守护神”,下花园区禹泽供水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所所长王春生亦是其中一员。23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下花园城区千家万户,安装了大大小小上千条供水管道,更换了上万个阀门接头,以娴熟的技术、热忱的服务,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尊敬和赞誉。
兢兢业业讲奉献
“水是城市的命脉,供水抢修急如火”,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周末假日,无论是业主企业还是居民百姓,只要有用户报修或用水困难,他都会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用最短的时间修复供水设施,尽快让百姓群众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冬日严寒,夏季酷热,一忙起来,王春生常常连饭都顾不上吃,因为检修工作一干起来就必须争分夺秒。特别是春节期间是用水高峰,为了让群众阖家团圆过上放心年,王春生总是忙得脚不沾地。他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哪里有漏水,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为此,他在春节前就制定了详细的管线巡线计划和应急处置预案,带领着营业所的同事们,一次又一次检查管线和阀门,为了更快地解决市民用水问题,他睡在办公室,床头放着值班电话和对讲机,为的就是第一时间去解决问题。从事城市供水二十多年,王春生像一颗螺丝钉笃定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急、险、难、重任务面前,他都是第一个挺身而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从未推诿、拒绝过,更没有退缩过。
专业熟练勤钻研
在工作中,他勤于观察、善于总结,从水厂到主干道,从主管道到小区管网,全面掌握全区管网分布及走向,全区106公里全部装进了脑海里,大家都叫他“活地图”。王春生勤于思考、钻研业务,带头推广使用管道不断水开孔作业技术,有效节约了自来水资源,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为提高全区供水应急维修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以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发展,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对全区供水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提出了更大挑战,他敢于担当、直面困难,不分昼夜、冲锋一线,带领同志们不怕苦、不怕累,一年内完成了12.5公里的保障性住房管网建设任务,实现了南、北两个水源的对接和互补,贯通了全区供水管网大循环,为全区安全供水提供了坚强保障。在下花园区“三供一业”改造工作中,他带领100名工作人员连续奋战三年,圆满地完成了5360户的供水改造任务。
他还带领供水营业厅按时完成日常抄表、收费、供水管线巡查、减压阀井室巡检以及卡表维护、管线抢修等工作,有效保障了全区群众供水安全。
扎根基层勇担当
从管道学徒工到维修骨干,从管道维修带头人再到营业厅所长,工作职位虽然发生了变化,可他的初心和使命从未改变,对工作的热忱没有改变,为用户服务的态度没有改变,王春生时刻以一颗爱岗敬业之心,服务供水事业。
他以单位为家、以岗为荣、以苦为乐,自始至终都坚持奋战在管道维修生产第一线,舍不得放下手中那把使用多年的管钳,在轰轰烈烈的基层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多年来,王春生带领营业厅全体干部职工,全面提升管理素质和服务水平,提供一站式服务。设立了供水服务监督台,张贴了服务指南、水费标准、服务承诺、用户接水流程等,让客户能够一目了然,切实做到便民利民。供水价格调整后,他们继续落实好对特困户、低保户和城市特困人员的用水优惠政策。同时,营业厅窗口还设立了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配备老花镜、医药箱、轮椅、拐杖、针线包、雨伞、热水、纸杯等各类日常生活用具,为有需要的用户递上老花镜、饮用水、雨伞等生活用品,为特殊用户提供上门服务,赢得了群众好评。
王春生因其出色的工作表现,2007年被授予“张家口市劳动模范”称号,2019年被授予“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2023年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