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以花为媒撬动文旅经济
阳原第十七届中国泥河湾杏花节开幕
本报讯(记者 马国萍 通讯员 马志野)最是一年春色好,花俏枝头迎宾朋。4月15日,阳原县“五一”旅游季暨第十七届中国泥河湾杏花节在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幕。百亩杏花林、特色文艺演出等多彩活动,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赏花踏青,共赴一场杏花之约。
在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粉、白色的杏花在春日暖阳下竞相开放。今年“五一”旅游季,阳原县推出了“走进人类故乡,领略远古文化”“驻足泥河港湾,尽享恬静生活”“漫游杏花廊道,聆听花开声音”“品尝故乡美食,铭记阳原味道”“开启采风之旅,留住阳原印象”“举办赛事活动,体验阳原速度”六大主题文旅活动,带领游客追寻远古记忆,感悟文化之美,体会浓郁乡愁。此次杏花节是阳原县深入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助力后奥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响“东方人类的故乡”文旅品牌,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在阳原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中国泥河湾杏花节已连续举办十六届,一条以花为媒、助力当地文旅经济发展的产业链逐渐形成。近年来,阳原县依托泥河湾遗址,引进了宁夏本土文化发展公司,对泥河湾进行全方位、全领域包装开发,打造集文化旅游、高端宿集、考古体验、休闲康养为一体的5A级景区。今年,随着泥河港湾、小吃一条街、小青杏书吧等系列配套设施的完善、开放,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逐步实现由公园向景区的跨越,成为推动当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大引擎。
借助中国泥河湾杏花节及相关农旅推介活动,当地杏扁产业发展成为带动周边村民就业,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所在的阳原县大田洼乡是“杏扁之乡”,全乡杏扁种植面积1.5万亩,其中杏扁年产量可达800吨,产值960万元,鲜食杏年产量可达4000吨,产值1200万元,是阳原县百里杏花廊道的有力支撑和重要组成,今年该乡计划建立2条鲜食杏采摘线路,让游客体验采摘的乐趣,延伸大杏扁、鲜食杏产业链,促进该乡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