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撸起袖子加油干 风雨无阻向前行

锚定二级医院连年“升级”

——探访桥东区医院改革之路

张家口日报 02版要闻 2023年03月30日

本报记者 曹晓燕 通讯员 蔡雨声

从全院几名医生发展到拥有23名医护人员,从屈指可数的病患到如今住院床位紧张……两年时间,一家区级医院完成了连年升级的蜕变。是什么样的改革让这家医院短时间内发生如此变化?带着疑问记者进行了探访。

“强筋壮骨”转型翻身

空荡荡的走廊,屈指可数的病患,陈旧落后的设备——院长马学柱至今都记得,2020年8月,他赴任的情景。

如何破局,让医院“活”起来!马学柱先后多次赴北京、石家庄“取经”,最后确定以开展体检业务入手,逐步盘活医院运转。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检需要更换设备,这笔资金从哪儿来?

马学柱“双管齐下”,一方面联系设备厂家,以分期付款或合作经营模式,先期参照二级医院标准,引进一批设备,结合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及卫健委医疗设备贴息贷款政策,积极申请贴息贷款购进先进医疗设备项目。

“最困难时,连职工工资的资金都不能保证。”正是顶着这样的压力,马学柱带领医院领导班子大刀阔斧地开干。

不懈努力下,医院陆续引进全新设备,体检科投入动脉硬化检测仪、精神压力分析仪、超声骨密度测定仪、人体成分分析仪;超声科投入飞利浦彩色超声诊断系统;内科投入糖尿病周围神经检测仪;放射科添置全新动态平板D R综合完整设备;迈瑞规范化实验室已全面建成并顺利上线使用;去年底,使用贴息贷款购进飞利浦128层C T机和飞利浦1.5T核磁共振设备各一台……

随着医疗设备的大批引进更新,桥东区医院的诊疗越来越精细化、检查覆盖面越来越广,医疗技术水平大幅提高。

招贤纳士苦练“内功”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马院长上任后积极招贤纳士,从三甲医院、各级医院引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积极与政府沟通引入编制内临床医务人员,为医院注入“新鲜血液”。

副院长、内科主任马红伟,从一家三甲医院来到这里。他擅长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治疗,一步步稳扎稳打,从零开始建设内分泌专科,带动了内分泌人才队伍建设。如今,他从内科主任升至副院长,在业务领域独当一面。

中医和小儿康复科主任马如雨,新建中医和小儿康复科,现在成为远近知名的专家。过去只能去大医院看中医的患者、小儿康复患者,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解决问题,减轻了患者的家庭负担;内二科主任张雅楠,现在医院托管的方仓医院负责医疗管理……

“招进来”外来人才,“走出去”培养人才。医院加大力度输送本院医生到三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还将先进技术带回了医院。

同时,医院完善人才选拔培养、绩效激励等机制,让医生感觉更有“奔头”了。医院现有职工100人,其中医护人员23人,他们平时加强学习交流,参加病例讨论、多学科会诊等,不断更新医疗理念,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便民惠民“全面升级”

“环境优良,设施完善,医护人员态度亲切,家门口就能看好病,既方便还给咱省钱!”在桥东区医院就医的辖区患者常这样说。

群众的认可来自医院便民惠民措施的细致入微:医院对专业科室、就诊流程的设置进行了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对门诊、药房等窗口科室进行服务优化;为患者在院内提供一站式服务;组织医生团队下乡义诊;进一步提升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水平……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措施,在方便群众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医院整体形象。

在马院长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了一本《河北省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4年版)》,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这一章,“手术、中医、康复、精神、检验”等关键词被明显的勾画着。

“我们将强化医院科学管理,围绕群众医疗需求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基层医院的防病治病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能够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潜心为辖区人民作生命的守护者,努力向二级医院迈进。”马学柱满怀信心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