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寻找身边的长城

明代卫所的鲜活记忆

——以怀安卫为例

张家口日报 06版长城·读史 2023年03月09日

韩祥瑞

张家口存世的长城被著名的长城学者罗哲文先生誉为“历代长城博物馆”。在阅读一些相关书籍的基础上,我也渐渐对长城的历史产生了兴趣。

卫所制是明代重要的军事组织,相当于如今的驻地部队,当时一卫管辖5600人,设卫指挥使,每卫下辖前、后、中、左、右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下辖十个百户所。明代万全都司所辖卫所多为实土卫所,管理所辖地方行政事宜。与此同时,还设有蔚州、保安州等行政单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了各卫的所在地一如既往地明确外,千户所、百户所的所在地多已被历史风尘所淹没,使现代人很难直观地了解明代卫所制的风貌。

使人高兴的是,近来笔者通过历史资料与实地考察,在张家口市怀安县发现了明代卫所布局的生动例证。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还的从三十年前的一段往事谈起。

1992年,我曾在怀安县头百户村蹲点工作半年时间,当时对这个村的名字后面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很感兴趣,曾多次询问当地的干部群众,却不得要领。只知道百户大约是一个管理一百户人家的小官职。此期间,还听说附近有一个叫右所堡的村子,觉得这个村名也应是包含着某种历史信息的。光阴荏苒,转眼30年过去,这个问题萦绕于怀,未得到很好的解答。

2022年,我阅读清乾隆年间由宣化府知府王者辅任总裁、内阁三礼馆纂修官吴廷华为总修的《宣化府志》,其中清代林盛撰写的《保安右卫考》一文,突然令我眼前一亮,一段文字映入眼帘:“溯其属堡,怀安则左所屯堡四,右所屯堡五,中所屯堡七,前所屯堡八,后所屯堡亦八,合凡三十有二。而保安右卫只柳河庄、水闸屯、双屯儿、向阳村、新庄儿、西湾庄六处,历百余年,乃归并怀安一卫,而保安右卫裁。”这不就是我苦苦思考的那个问题的答案吗?又仔细阅读一遍,茅塞顿开。

原来,怀安城内自明永乐二十年之后百余年时间,为保卫边塞与京师的安全,驻有怀安卫与保安右卫,它们屯驻的地方都有明确划分。特别是怀安卫所辖的五个千户所:左所、右所、中所、前所、后所的驻地有非常明确的记载。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又查阅了《怀安县地名资料汇编》与怀安县地图,使人感到惊奇的是,现在的怀安县除左所堡(现今有可能改名)之外,其他右所堡、中所堡、前所堡、后所堡的地名一直保留;而且还保留头百户、二百户、南头百户等村名。水闸屯等村也是存在的。这说明,明代怀安卫,从卫城怀安城,到五个千户所中的四个千户所以及个别百户所的地名一直保留至今,那里的老百姓始终如“一”地生活着,并未像许多地方被先后改名,而使后人不得要领。如此,为我们留下了明代卫所鲜活的历史记忆。

如果真是这样,这应是在长城沿线并不多见的情况。现存的怀安卫城,前、后、中、右四个千户所堡以及头百户等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明代卫所的活化石,值得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确实加强保护与研究。这将为张家口长城文化,特别是明代长城卫所的保护与研究打开一新的篇章。

需要说明的是,在《怀安县地名资料汇编》里,除怀安城记载为明代怀安卫驻地外,其他如右所堡、前所堡、后所堡、中所堡的介绍中都未明确为明代千户所驻地,因此本文的观点只是个人推测,热切期盼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请各位学者不吝赐教。

附:《怀安县地名资料汇编》中有关记载:

怀安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废县(治今旧怀安)为卫(治今怀安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怀安卫为怀安县。

中所堡:元末明初建筑城堡。为与前、右、后所堡相呼应,称中所堡。

右所堡:据旧志记载,明永乐年间建村筑堡,因位于怀安城右面称右所屯堡,后简称右所堡。

前所堡:元至正年间建村筑堡于旧怀安城堡前,称前所堡。

后所堡:明洪武年间建城筑堡于原县城(今旧怀安)背后,故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