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散文选萃

乡村 初冬 月夜

张家口日报 08版长城·作品 2023年03月01日

郭亚萍

两年前的初冬,我在三义美村驻村扶贫,下午走访入户,在老乡家吃过了晚饭,聊了一会儿天,夜已经很深了,我拒绝了老乡的相送,独自徒步返回村委会。

那晚夜色很美,碧空清澈,满月高悬,清澄透明的月光毫无遮掩的倾泻而下,天地一片银白。寒气扑面,不一会儿睫毛和头发稍就凝结了丝丝白露。路边小树叶子全部凋零,枝干在月光浸润下呈现一层茸茸的白,我伸手摸了摸,是霜。枯草稀疏,埋头躬身伏在白霜里。

乡村的夜晚很静,四周除了我,没有人影。四野寂静,感觉空阔辽远,我如漂浮在澄澈天地间的一粒尘埃,真实而渺小。周围万物似乎都被月光抽去了重量,小路、树木、房舍,悬于天地间,如诗如画,时光凝结为这一刻,我醉心于这一刻。如同宣纸上墨迹,点缀着在寂静的月夜万物间。

记得崔志凌老师画过一幅画《扶贫路上的三枝花》,在河北省举办的脱贫攻坚书画展获奖。《扶贫路上的三枝花》取材于精准脱贫驻村工作队三位队员的工作时一个镜头。看到自己的身影跳跃在宣纸上,画面真实,惟妙惟肖,令人激动。那种兴奋、幸福的感觉在意识里停留了很长时间。然而在此时这一刻,没有兴奋,只有宁静,犹如灵魂出窍般的超脱。

遥望星空,神秘而遥远,却又觉得很近,亲切而熟悉,我仿佛就是其中的一份子,吴刚、嫦娥、牛郎、织女……似乎就在身边,银河两岸,天涯咫尺。儿时的童话故事,在人类登上月球就成了永久的传说。每次临行,母亲操着乡音的嘱咐,隐隐约约在耳畔响起。我离开家乡三十余载,居住在城市的高楼里,这样的夜晚很少有。

乡村的夜晚很静,偶尔的一两声犬吠,使得夜更加清静空旷。好像又有一声“咯吱——”开门的声音,传得很远。我依稀能辨别出应该是“花姐姐”家的院子里传出来的,亦或是花姐姐后面一排“老四”家传出的。自觉不自觉中,在三义美驻村三个春秋过去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这里的点点滴滴浸润到了我的血液,这方土地成了我人生的第二故乡。

乡村初冬的月夜,苍凉洁净、安详孤独,这个夜晚,已成为我记忆中的一部分,我时常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