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急诊室的故事
本报记者 臧波 通讯员 屈海洋
2月8日14时许,市第一医院西院区急诊楼的大门开了又合,合了又开,穿着绿色救护服的人进进出出,跑来跑去……在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急诊室的故事……
“嘀、嘀、嘀……”急诊室里,除颤仪发出的每一声“嘀”,都是一次心跳……主治医生李双立刻为一位失去自主呼吸的老人施救。紧张的抢救结束后,老人呼吸恢复正常,李双全程半弯着腰,这会儿酸疼不已,她扶着腰缓缓起身。
“医生,快救救我妈。我妈上不来气。”一男一女背着一位老人冲进急诊楼,这位老人喘着粗气,意识涣散,嘴唇发紫。李双一路小跑,将他们领回了抢救室。
“血氧66,呼吸困难,先吸氧……”李双帮老人做上心电图,测完血氧含量,下了一系列指令。老人吸上氧气,脸色有所缓和。她为老人查体后,与家属进行了简短沟通。呼吸衰竭、心衰、肺部感染……她的大脑高速运转着,抢救的动作更加迅速,同时为老人增加了解痉、平喘、抗感染治疗,期间还帮家属联系心内科……
忙碌过后,出现了短暂的间隙,采访便在医办室进行。办公桌上的大半碗米线已经凉透,这是李双的午饭。“不好意思,有点乱。中午吃了几口,就来病人了,一直忙到这会儿……”李双有些局促地收拾起来,和刚才镇定自若的样子,判若两人。
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吃饭没点,下班没点,休息没点,成了急诊科医生的工作特性。李双来急诊科工作2年,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接连两年的除夕夜,李双不是在120急救中心值守,就是在急诊科忙得团团转。越是阖家团聚的日子,越容易发生意外状况。120救护车的警报声代替了春晚动听的音乐,家属急切的呼救声代替了欢快的祝福声,一餐年夜饭,于她也成了奢望,但她从未后悔过。
紧急情况下的急诊室,像一个战场。医生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有效率的急救,这些场景,就像她喜欢的那部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但与剧里动辄几个大夫会诊一名病人的“理想”状态不同,现实中往往一名大夫一天要接诊几十名急诊病人。最近这几个月来,急诊室的日均接诊量最高时达到400多人,最少时也有100多人。
年关本应是急诊淡季,但这几个月却没有丝毫减少的迹象。“李双从去年10月份到今年1月份,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急诊科的同事这样说,想起并肩作战的日子,大家百感交集。
由于春节期间,来看病的基本都是危重病人,脑出血、心梗死、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尤其多,医生的压力并没有减轻。她坦言,对于急诊科医生来说,最怕的就是春节。
急诊科是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是危急重症患者接受救护的第一站。在这里,每天都是一场场“生死时速”。面对各种复杂病症的患者,李双和同事们要迅速做出处理反应,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不断有新转入的急诊病人送来,她需要快速接手、快速诊断、快速决断:是留在急诊室里继续观察,还是分流到其他科室……快,是一个急诊科大夫的必备素质。穿梭在小小一方的急诊室里,李双每天的微信运动都有着上万步的记录。
“成为一名急诊科医生,是我的选择。病人在我手中脱离危险的那一刻,我感到了这个职业的神圣。”李双说话间,电话铃声想起,她跑回急诊室,向着生命需要的地方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