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乡村产业强,还要“跨三关”

张家口日报 06版理论 2023年02月07日

董长瑞

让乡村特色产业强起来,是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乡村富民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特色品牌不断涌现。然而,从全国层面看,乡村产业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品种、品质、品牌水平较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关键是让乡村产业“立起来、稳起来、强起来”。

乡村特色产业“立起来”,要跨过市场需求关。一般而言,乡村产业提供的农副产品生产周期较长,产业规模较小,大多属于竞争性产业。从事乡村产业的主体主要是农民,他们对市场运行的规律不够熟悉,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为此,一是要强化国家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将乡村产业发展放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着力打造。二是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上下游垄断,营造公平的产业发展环境。三是建立数字化物流信息平台和产业交易平台,提升生产、收购、物流、仓储、销售等流程的效率和透明度,降低各类交易成本。四是利用大数据平台对乡村产业进行市场监测,收集价格、销量、市场流向等大数据,克服地方产业同质化发展的弊端。

乡村特色产业“稳起来”,要迈过资金融通关。发展乡村产业离不开生产要素投入,“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成为阻碍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一大难关。为此,一是建立“金融微超市”,通过线上平台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资讯,搭建起乡村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二是创新抵押担保方式,总结经验、加快推广特色农产品保险等利农惠农做法,为小微“三农”主体提供全方位、多品类、广覆盖的融资担保服务。三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

乡村特色产业“强起来”,要迈过质量转型关。当前,特而不强、产业同质化、技术应用不充分等问题制约着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此,一是依托乡村资源禀赋,突出地域特色、人文特色、民族特色,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加强地方优质品种保护,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统筹做好产业、科技、文化大文章,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农事体验旅游等乡土产业,健全乡村特色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二是加大特色优势产业领域科技创新力度,将科技创新成果与特色优势产业有机结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和联动控制,提高生产管理效率。三是完善产业上中下游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全产业链转型升级,重点培育一批乡村特色产业领军企业作为“链主”,在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上下功夫。四是加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五是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继续做强做大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

(摘编自《光明日报》,作者系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