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年新语

杨玉亮:让卧佛寺“石碾小米”香飘四方

张家口日报 02版要闻 2023年01月29日

本报记者 王棣 通讯员 朱文君

春节期间,涿鹿县卧佛寺镇卧佛寺村的“石碾小米”成为众多北京市民餐桌上的待客佳品。一碗色泽金黄、米香浓郁、冒着油花儿的米粥,让不少人找回了儿时的味道。2022年,卧佛寺村发挥小米种植优势,将本村出产的优质小米通过手工石碾的方式加工,精心包装后销往周边及北京、天津等地,助力乡村振兴蹚出新路子。

卧佛寺村地处丘陵地区,降水量少,昼夜温差大,适宜谷子生长,已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当地出产的小米品质上乘,在涿鹿县及周边区域享有美誉。如何让村里的优质小米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引起了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思考。

“机器加工小米要经过高压高温处理,营养成分容易流失,口感也会受影响,提升产品价值就要在加工方式上改变,尽量保留更多营养。”卧佛寺村党支部书记杨玉亮告诉记者,去年春种前,他们经过市场调研,结合实际,决定推出“石碾小米”这一特色产品,希望在老传统中找到新商机。

“去年引进了优质小米品种,选取30亩地试种,全程采用绿色种植,不用化肥农药,亩产500斤左右,品质相当不错。”跟随杨玉亮,记者来到卧佛寺村石碾小米加工基地,只见大中小三座石磨盘立于场地中间,一个方形漏斗置于磨盘上方。杨玉亮介绍,加工时,小米由漏斗漏出,一头毛驴在前拉石碾,人在后收拢整理,通过精心挑选和仔细研磨,达到口感和营养的最佳状态。

品质如何、价值高低,最终要在市场检验中见分晓。2022年11月,卧佛寺村成立了农产品商行,注册了“灵山优选”品牌,公司与种植户签订协议,出产小米全部高于市场价收购,经由销售网络和电商平台向京津冀地区铺货,一个多月时间,销售3000余斤。“我们的石碾小米市场反响相当不错,高于市场价收购保障了种植户收益,也激发了大家的种植积极性,实现了每户增收800元。相信随着产量不断增加,市场逐步打开,收益还能再增加。”杨玉亮自信地说道。

春节还没过完,杨玉亮已经有了新谋划。今年,他打算将石碾小米种植面积扩大到300亩,并试种黑小米等新品种,辐射带动周边4个村村民加入,同时加大线上线下宣传销售力度,吸引社会资源加快成立合作社,形成专业化种植、加工、销售模式,让卧佛寺村的石碾小米形成品牌、引来资源,创造更多效益。“现在正在修缮抗战地道遗址,村里还有元宵灯山、灯会、灯阵、段家绳梢等多个非遗项目,我们想把这些文化资源与特色种植、农耕体验整合起来,尽快形成乡村旅游产业,到时候欢迎您来做客!”满怀憧憬的言语中,乡村振兴的春天正一步步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