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依稀旧年爆竹响
|
胥红杰
自从全域禁放烟花爆竹后,已经有好多年没听到鞭炮声了。忽地,很怀念那些有烟花爆竹的日子。
从前的时光很慢,腊月来的也很慢。当耳边终于传来零零星星的鞭炮声时,腊月的帷幕才缓缓拉开。大商场、小店铺、路边摊都有烟花爆竹售卖,花花绿绿,形形色色,家家户户的年货里它们也是必须的存在。最喜欢它们的当然是小朋友,出手奢侈的孩子会点燃一整挂鞭炮,噼噼啪啪地响个几十秒;大多数的孩子则是小心翼翼地把整挂鞭炮拆开,装在衣兜里,一个个地放,让年味儿清脆而零丁地响着。从小孩子们零零星星地放到大人们参与进来大张旗鼓地放,空气中弥散的硫磺味儿越来越浓,年便越来越近了。
年味儿终于在除夕夜达到了高潮,尤其是零点前后,整个城市完全被烟花爆竹统治,家家户户集中燃放,声音大到掩盖住了春晚的声音,夜空也被礼花装点得流光溢彩,呛鼻的火药味儿冲进嗓子眼儿,让人莫名地激动异常。过去的一年开心也好难过也罢,伴着鞭炮轰隆隆地炸响,新的一年挡不住地又来了。
初一清晨,院子里、小巷里、大街上到处是炸碎的纸屑纸筒,厚厚的一层,红通通一片。穿上新衣服,窸窸窣窣地踩着这满地红纸屑挨家挨户去拜年,进门问好寒暄,人们必定会讨论一番今年的烟花鞭炮放了多少,昨晚的鞭炮声几点钟才小了一点儿,几点就又被鞭炮声震醒。没人抱怨没睡好,除夕夜睡不着觉才是理所应当。
鞭炮声音的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烟花的数量质量是民间衡量小城G D P的一项硬指标,也是展示各家经济状况的软实力。许多平日低调闷声的人家都是在那晚通过大量燃放烟花爆竹,让人们觑到了他家经济的腾飞。
我虽是女孩,却也是放炮的,还很勇猛,敢放二踢脚,敢放大烟花,不屑于小女孩们放的“滴滴金”。但有一年,放二踢脚转身跑开时碰倒了它,二踢脚从身后飞来,直接在屁股上炸开,隔着厚厚的棉裤,虽未受伤,也着实吓了一跳。奶奶说:花钱买炮最不划算,傻小子放炮灵小子听。低着头想了半日,貌似很有道理,于是痛下决心,再不放炮,安安心心当“灵小子”。
有许多人多年来却一直坚持要做傻小子。前几年只有城区禁放的时候,我的好几个朋友都会在除夕夜驾车到野外去燃放鞭炮,过一把瘾,算是把傻小子做到了极致。这几年全域禁放了,恐怕他们的除夕夜过得一定是手痒脚痒,猫爪挠心吧。
燃放烟花爆竹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民俗专家说,燃放鞭炮是中国节日的一种传统娱乐活动,可以带来欢愉和吉利。其实,它们本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可能仅仅只是一种仪式感,从前能随意燃放的时候,有时甚至烦它。但现在的节日安安静静,反倒又觉得少了点什么,仿佛宴会上少了瓶美酒,索然无味。
生活,大抵如此,总是一边怀念,一边继续。我不放鞭炮已好多年,但现在看到腊月里跑来跑去的小孩,便突然很想问问他们,知道不知道曾经有一种东西叫烟花爆竹。朋友圈里有人晒电子鞭炮,小朋友们欢呼雀跃,玩得不亦乐乎。若干年后,这也许就是他们的“鞭炮记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