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好环境,怎么建?代表委员就优化营商环境展开热议——
找“痛点”疏“堵点”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李丽华
“两会时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市场主体和群众依规办事不求人、方便快捷少跑腿,引发与会代表委员热议。今年,面对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优化营商环境还存在哪些“痛点”“堵点”?如何从制度与技术层面入手破题?代表委员们集思广益,纷纷建言献策。
直面“痛点” 找到改革突破口
“报告提出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让我们看到政府对桎梏营商环境发展‘痛点’一疏到底的决心和刻不容缓的态度。”作为经商多年的企业家,市政协委员、市企业家服务商会会长,小城故事餐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强敏锐捕捉到其传递出的重要信号。
“全力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公开曝光一批负面典型,对破坏营商环境行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报告中的话铿锵有力,展现出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与信心。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政策出台只是改革第一步,实际应用是否回应企业群众期盼,实施成效如何,才是检验改革是否到位的黄金标准。”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市人大代表、市美容美发行业协会会长、千艺职业培训学校校长祁建琴对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出见解。“企业更希望充满温情的政商关系。”王强委员认为,“办事讲规矩、做事守法则、政策重落实,彰显了政府部门的诚信与担当,又给企业发展鼓足干劲。”
“去政府部门办事,最怕来回跑路,让信息多传递、让群众少跑路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市政协委员、张家口华捷商贸公司总经理刘卓提出政务服务效能仍有待提高的问题。
“这些年,我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扎实有效的工作,但仍会出现‘门好进、事难办’现象,服务意识有待加强。”市政协委员、张家口电商联合会会长高峰指出了审批领域服务存在的共性问题。
集思广益 千方百计解难题
用法治化规范权力运行,同时加强监督管理机制建设,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法治基石越稳固,市场主体预期就越稳定,越能汇聚各类生产要素、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应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出台权责清单,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决禁止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用表态代替行动的无效行为。”高峰委员认为,要在制度框架中有效推进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要有各方助力,增加民主监督辐射面。”王强委员认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监督深入各职能部门,既凸显了执法机关的公平公正,也维护了企业经营主体的利益。
如何做到“一枚印章管审批”“信息多传递、群众少跑路”也是代表委员普遍关心的话题。近两年,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卓有成效,“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体系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终端载体,城市治理、政务服务也更智慧、高效、便民。
代表委员们建议,在现有信息框架基础上,将各部门信息联通,进行高效整合,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联勤联动,将会为企业群众办事带来更大便利。
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化、规范化、智能化是代表委员们多次提到的关键词。以法治力量为发展护航,规范有序稳企业稳预期,智能化推进效能,内里与外在形成强大支撑与互补,张家口未来发展前程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