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以乡村振兴托起农民“稳稳的幸福”

——访沽源县黄盖淖镇党委书记王东

张家口日报 02版要闻 2022年12月23日

本报记者 王映华 通讯员 张跃峰 梁志刚

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沽源县黄盖淖镇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决策和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部署,抓实党建引领、推动转型升级、促进增效增收工作思路,以推动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和特色产业辅助发力为抓手,持续推动主导产业上台阶、特色产业再升级、优势产业提质效,呈现出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的新图景。

记者: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黄盖淖镇在马铃薯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形成党员带头示范、群众参与连片发展态势的?

王东:乡村振兴必须把党旗插在前面,发挥好带头人示范作用。以“党委+规划”统揽全局。镇党委成立产业振兴领导小组,完善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马铃薯特色小镇创建规划,将久恩公司作为马铃薯高标准示范点集中打造,同步启动马铃薯特色小镇电商销售中心等四个中心和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等四个基地的扩模升级工作。以“支部+示范”引领发力。建立了“镇党委+马铃薯小镇党总支+马铃薯协会党支部+党员基层联系点”的党建引领组织架构,以沿线244省道党建示范村为引领,逐步形成党委推动、支部联动、龙头带动、村企互动的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工作合力。以“党员+人才”引凤回巢。将镇域范围内从事马铃薯产业的16名党员全部建档,吸纳企业员工、种植散户和专业技术人才等75名党员人才,建立了黄盖淖马铃薯小镇党员信息库,为推动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储备人才资源。

记者:打造优质生产基地是产业振兴的关键,黄盖淖镇在培龙头、建园区、抓项目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王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们立足资源禀赋优势,通过构筑全产业链条、创新驱动发展、产业提档升级等,努力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培强龙头企业,壮大主导产业,紧盯建设马铃薯特色小镇和马铃薯高标准示范区目标,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花卉观赏基地已形成规模,电商销售中心、高品质检测中心、文创展示中心和物流仓储交易中心规范运行。建设农业园区,升级特色产业,以易地扶贫搬迁“两园同建”为基础,现已建成恒温库20门、食用菌制冷车间22座、日光暖棚1处、食用菌大棚464座,以平菇产销一体化发展为主,辅以蔬菜储、转、销业务,年出货蔬菜3万吨、食用菌2.5万吨,辐射带动周边14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村民增收致富。抓实重大项目,发展优势产业,总投资44.58亿元的中电投、三峡、中广核等新能源项目已落地见效、恒电铭博正在建设中,预计全部竣工后总装机量将达到639.5MW,年光伏收益资金560余万元;博联牧业、玖兴鸡场等优势产业项目进一步扩模升级,通过土地租赁、提供务工岗位等方式,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记者:乡村振兴重在富民增收,黄盖淖镇党委如何如何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王东:我们积极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通过盘活资源,推行定点精准式租赁,将各村现有资产资源进行详细登记,分类造册、年度更新,对接企业用途,一对一商定租赁事项,签订承租合同。今年仅土地一项,全镇流转48453亩,流转收入1440余万元,人均增收约2400元。协调务工,推行定向输送式岗位,依托镇域内各大企业,组织企业与周边村民开展劳务用工对接活动,企业谈需求、村民谈条件,达成用工意向后,乡镇组织企业开展岗位定向培训、协议录用,全镇及周边3000余名村民入企就业。利益联结,推行定量保底式分红,围绕乡村振兴扶持项目,镇政府与扶持企业强强联手,持续推行资产收益项目利益联结机制,550户搬迁脱贫户通过资产收益再分配,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