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政策咨询
近日,有多名阳原县的读者致电询问有关稳岗就业和扶贫资产管理的相关政策。为帮助读者答疑解惑,本报记者及时联系阳原县相关部门,现针对读者关心的问题梳理如下:
1.县里有没有务工补贴?
答:有。对于在县内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其他带贫主体等经营主体稳定务工的脱贫劳动力,依据工作月数,给予每人每月一定数额的稳岗补贴,暂定补贴时间不超过6个月。同时鼓励支持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按照省外500元/人、省内市外300元/人、市内县外10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交通和生活补贴。
2.县里近期有哪些就业培训计划?
答:为提升脱贫劳动力创业就业能力,县人社局采取“涉农部门+科研院所”“教育人社部门+用人企业+培训基地”的模式,通过集中办班、送技下乡、线上培训等方式,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有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等项目,涉及缝纫工、家政服务员、中医康复理疗、美容师、中式面点师等工种,具体日程安排请留意乡镇或村委会的通知。
3.到户资金入股的项目,脱贫户可以一直享受分红吗?
答:按照现行资产后续管理办法,资产实行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监管权“四权分置”闭环管理。资产收益采取动态管理、二次分配、差额发放的原则,旨在激活群众内生动力,确保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4.县里对扶贫资产是如何确权的?
答: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扶贫项目资产按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到户类资产进行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稳妥推进符合条件的扶贫项目资产确权登记,做好资产移交,并纳入相关管理体系。
(1)经营性资产:由村级谋划并组织实施,扶贫资金投入到村级合作组织或经营主体形成的经营性资产,产权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由县乡谋划并组织实施,扶贫资金集中投入到龙头企业或经营主体和扶贫资金独资建设所形成的资产,产权归县人民政府所有。
(2)公益性资产:项目建成后及时办理移交手续,按照行业相关要求进行管理管护,产权归村集体所有,资产确权到村集体。
(3)到户类资产:产权归农户所有。
赵彩芬 仝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