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郝哥”,战疫中的“好歌”!
一位社区工作者的“抗疫日记”短视频火速“出圈”
![]() |
河山新闻客户端 |
![]() |
张家口日报视频号(扫描二维码,关注《郝哥抗疫日记》视频) |
开栏语:
面对这场战“疫”大考,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闻令而动、勇挑重担;他们冲锋在前、勇敢逆行;他们主动请缨、坚守希望;他们奋勇担当,舍小家为大家……在战“疫”一线,一个个平凡的“你我”,用各自的方式守护家园,为防疫工作添砖加瓦,一个个平实又温情的故事在不断上演,让我们这座城市充满“温度”。
旗帜无声,却能凝聚强大力量;榜样无言,却能鼓舞磅礴斗志。今日起本报推出《寻找“郝哥”》系列报道,把新闻的触角聚焦奋战疫情防控一线的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基层工作者、志愿者、各界人士……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战“疫”故事,一起记录战“疫”中的正能量。
本报讯(记者 韩洁)“郝哥”是谁?12月1日,一位寒冬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普通社区工作者形象走进千家万户。这天,名为《郝哥抗疫日记》的短视频刷爆我市各大网站、平台和朋友圈,温暖着冬日的张家口。截至2日18时,该视频在全网总阅读量达60余万次。
《郝哥抗疫日记》由张家口新闻传媒集团倾情打造,讲述了我市一位逆行而上的社区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一线的感人故事。视频主人公叫郝强,是桥东区东方苑社区工作人员,也是一名共产党员。7分零3秒的视频中,随着镜头里一轮朝阳徐徐升起,郝强繁忙的一天也随之拉开序幕:接听电话、回复咨询、核酸采样、取餐送餐、运送物资、维修暖气、帮忙喂宠物……一个个看似细小而琐碎的场景直击人心;一个真实、感人、无畏的凡人抗疫形象令人感动。
1日21时起,《郝哥抗疫日记》在河山新闻客户端、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微信公众号、“张家口日报”视频号、张家口新闻今日头条号、张家口NE WS抖音、河山新闻百家号、全张家口微博等市级融媒体平台及各县区融媒体平台进行了矩阵传播,一时间引爆网络。“郝哥真棒!”“郝哥好样的!”等留言纷纷刷屏。“片子很感人,看哭了身边好多人。”一位同为社区工作者的网友感同身受。另一位网友感叹:“从郝哥身上看到了许多熟悉的身影,他其实是一个群体的代表。疫情当下,所有基层工作者都是在这样繁杂的小事中,舍小家顾大家,义无反顾地每天为大家服务。”还有网友对这部短片给出了高度评价:“感谢张家口新闻传媒集团呈现出了如此真实真诚的片子。人间烟火最抚凡人心,有时打动我们的恰恰是这样朴实无华,平凡中所见的伟大。”
凡人故事令人动容,凡人善举给人力量。市民张女士看过视频后瞬间破防:“短片润物细无声的讲述特别感人。正是有许许多多像‘郝哥’这样的平凡英雄的守护,我们才能在这个冬日里温暖、安康。向每一位为抗疫无私奉献的普通人致敬。”身在外省的我市籍市民刘先生也被“郝哥”圈粉,他说:“看过这个短片,我更加理解身边默默付出的一线防疫工作者的辛苦。疫情之下,希望我们每个人之间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温情,让我们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共同来守护万家灯火。”
目前,《郝哥抗疫日记》成为被口口称赞的网络爆款,截至2日18时,“张家口日报”微信公众号阅读量41177次,点赞量达945次;“张家口日报”视频号点赞2372次,转发量2525次;社交媒体平台网友评论近三百余条,转发量、点赞量创微信创号以来的最高纪录。现在,这首“好歌”仍在传唱。